第二十一章:並逐四方(第1/4頁)
章節報錯
楊廣昏迷的訊息沒有多少人知道,但聖旨並不會因為他的昏迷而停止下達。
大業六年,秋。
陳若瀚鎮守涼州邊境,而邊境陳兵的“歐羅巴士卒”也不再動彈,簡單的駐紮在那裡。
大業六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年份。
王世充從涼州逃到了四川府之後,開始在那裡發展自己的勢力,而沈法興、竇建德等人也拖住了宇文化及,倒是裴矩依舊忠心耿耿的為大隋清理著那些閒散的“七十二路煙塵”。
張世安回到了天師府內,並且依照楊廣的旨意,替楊廣以及他的父親澄清當年“萬歲帝”是被楊廣所殺的訊息,也澄清了一下當年萬歲帝被“逼宮”的事情。
當代天師、張氏家主、張世安的父親“張旻”在龍虎山舉行羅天大醮,並且當眾表示當年的“太史令”等人的確是謀逆,而楊堅也的確是救國之人。
這個訊息散播出去後,對沈法興、竇建德等人的“正統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擊。
但轉瞬間沈法興就讓那位太史令的遺孤拿出來了全新的證據——而這個證據哪怕是張世安以及張旻、再加上張氏全族都出來澄清也是沒有任何作用了。
因為這個“證據”是一個“人”。
當年侍奉在萬歲帝身邊的常侍“盈安”。
盈安是萬歲帝身邊最得信賴的臣子,據說那個夜晚盈安本來是侍奉在萬歲帝身邊的,後來憑空消失,盈安的手中甚至還有當年萬歲帝的印璽!
除了盈安之外,沈法興還找到了“道三”,道三便是當年萬歲帝留下來執行自己命令的道卒首領。
這是鐵證。
無可置疑的鐵證。
而在這兩個人站出來指責楊堅,並且表示“張世安”等人用自己的祖宗換來了“天師府”的世代傳承之後,張氏的聲名也變的有些不好了。
天下人紛紛指責張氏張旻忘恩負義,為了所謂權勢出賣自己的先祖。
龍虎山,天師府。
張旻坐在那裡,面朝一君三清之塑像,身著天師紫袍,臉上的神情看不出在思索著什麼。
他的身後腳步聲響起,一個人影籠著袖子站在了他的身後。
“父親。”
張旻笑了一聲,聲音不悲不喜的說道:“你終於來了。”
他回過頭,看著站在那裡的張世安:“我就說為什麼那個老東西突然之間銷聲匿跡,且你還說出了自己師父的行蹤,原來在這裡等著我啊。”
張世安笑了笑:“父親,您在說什麼?我聽不懂。”
他的神色十分無辜:“父親想要知道老師的蹤跡,我也的確告訴了您老師的蹤跡,您為何又說這是我的算計呢?”
“孩兒當真無辜啊。”
張旻冷笑一聲:“無辜?好一個無辜。”
“從一開始,你和那個老東西就算計好了,讓我拿下這個位置,之後再讓你接受傳承,踩著我的屍骨踏上這個位置吧?”
“我只是很想知道一件事情。”
張旻平靜的看著張世安:“你能否帶領張氏繼續承襲這天師府,能否帶領張氏繼續走在“千年世家”的道路上?”
他拿出來當年張角所留下來的一劍一符。
劍是太平鎮邪劍,符是金甲天師鎮祟符,這是當年張角留下來的兩個太平道至寶,也是張氏傳承的“信物”,唯有在家主傳承的時候才會拿出來。
張安世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父親,我怎麼會坑害張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