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過了這個生日,就正式踏入二十六歲了。

一個正兒八經可以說是奔三的年紀。

正好也是這本書一週年的時候了。

感慨人生多惆悵。

先總結下上一卷,其次再絮叨幾句吧。

上一卷其實想表達的主題很簡單,就是卷首語以及卷名合起來。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歷史在前行中,無論是什麼國家、什麼制度、什麼樣子雄才大略的人,只要這個國家和朝代持續下去,那麼最後必然是會發展成這樣的一句話。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龐大的家族以及勢力、權力、財富會逐漸的朝著一定的方向去匯聚,最後成為個人的家天下。

沒有什麼人能夠阻擋這一點,因為就算一個人雄才大略,但只要他還是一個人,他就必然會衰老、會疲憊、會精力不足,那麼他必定會輸掉這一場戰爭。

因為他的對手和他不一樣。

他只有一個人。

但他的對手卻是無窮無盡的。

到了最後,邪惡必定會戰勝光明,必然會戰勝正義,因為燭火會熄滅,因為他所要面對的是一片無窮無盡的黑暗海洋,他所要面對的不僅有從前的敵人、還有現在的、過去的敵人、甚至還有從前的朋友、現在的朋友、未來的朋友。

一如同本書當中,“萬歲帝”張安年。

張安年絕對不是一個好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他也不是一個聖人,這更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在竭盡全力,竭盡全力去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的一切。

這是因為他在年幼的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是“陳氏”丞相“陳志”的教育,他所學習的是陳氏那種以天下為己心的教育,他繼承了陳志的志向,又沒有完全繼承陳氏的志向。

他是殘缺的。

他的老師並不是“陳志”,而是“陳氏”,但他與他的老師不同。

他真正的老師“陳氏”所擁有的東西,他也不可能擁有。

陳氏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存在呢?

持身光明正大、其存正義理想、其志堅不可摧、其力天地無敵。

無論多麼艱難的歲月、多麼恐怖的烈焰都無法改變與摧毀陳氏,無論多麼大的誘惑與腐蝕都無法令其動搖,無論什麼樣子的誘惑,都不可以讓陳氏放棄自身的信念。

這是陳氏。

張安年是怎麼樣子的一個人呢?

因為篇幅有限,所以在今天的番外當中寫了一下張安年,簡單交代了一下這個人物。

年幼的時候被困居深宮,不得自己父親的喜愛,甚至被自己的母親強行逼迫服用金丹,也因此造成了他扭曲追求長生的性格,在剛剛掌權的時候,他被迫接受先皇留下的常侍、太后外戚的遺留。

他人生當中唯一的光並不是陳志這個老師,而是“陳氏”這個老師。

陳志所唯一帶給他的是“陳氏”的理想與信念,是陳氏的藏書,是陳氏這麼多年來所堅定行使的道路。

他是落後與先進的集合體,是正義與邪惡的交匯,是天下為公與天下為私的落腳處,是一個矛盾而又畸形的存在。

他一邊想要打破世家、貴族、統治階級的壟斷,但另外一方面,他自己又是最大的世家、貴族、統治階級,他無法突破自身,因為他不是“陳氏”。

總有人看這本書說“既然不改變歷史,那我看你幹什麼”。

有些時候我挺無奈的。

難道是否改變歷史,僅僅是看某個朝代、某個國家是否滅亡了麼?難道僅僅是看某個時代是否建立了麼?

歷史總是波瀾壯闊而又有力的。

縱使沒有唐朝的存在,也一定會有一位名為李世民的人從萬千塵埃中跳躍出來,縱使沒有魏晉南北朝的存在,也同樣會有一個陰謀家、一個聖可汗、一個矛盾體的楊堅跳躍出來。

歷史滾滾而行,這些璀璨的星辰永遠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