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必須推行的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陳瀟不在乎的點了點頭:“我知道了父親。”
父子兩人坐在那裡,沉默充斥在這庭院當中,與這無窮的月光交織在一起。
中式的父子關係向來如此,想要說兩句交心的話或許都十分艱難。
良久的沉默後,陳瀟先開口了。
“我知道父親在擔心什麼,但是父親不必擔心這些。”
他笑了笑,聲音中帶著些無謂的“懶散”:“父親是擔心我夾在世家和朝廷中間,左右為難,像是當年的朱樓先祖一樣,一夜之間白了頭?”
當年漢末的時候,大虞還未曾建立,天下紛亂。
世家與朝廷的爭鬥不休,諸侯割據,曹公、劉公、以及陳氏的先祖“朱樓”在其中奔走努力。
世上少有人知道,當年朱樓先祖其實並未死亡,而是詐死之後投身了大虞。
可以這麼說,大虞之所以能夠勝利的一統天下、佔據八荒,朱樓先祖的功績至少佔了一半。
所有人都只知道那一把火將陳氏家主,“朱樓”的身體焚燒,帶走了不甘的靈魂;但唯有陳氏的家主一脈才知道,當年的朱樓先祖幾經猶豫,最後一夜白頭,然後詐死投身大虞。
陳安擔心的便是這個。
但如今聽著陳瀟的話語,好似並沒有什麼過多的情緒,於是心裡的擔憂也放下了一些。
他搖頭嘆氣說道:“怎麼能夠不擔心呢?”
“你的性子像極了當年的陳樊先祖,喜歡踏遍山河,走遍這天下的諸多風景,寄情于山水,性格淡漠而又懶散;但你的智慧卻又與朱樓先祖相差無幾,甚至可以說更加聰慧。”
“可是遙遊啊。”
他看著陳瀟說道:“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天下沒有任何一個父親會希望自己的兒子受到如此的“讖言”,我所希望的便是你能夠快樂的生活。”
“陳氏雖然歷代都為了天下蒼生而奔走,而努力,但陳氏並不會強制要求所有的子弟都要踐行這一條路。”
“陳氏不是世家,也不是朝廷、百姓的奴隸。”
陳安的眼睛中露出的擔憂如同滔滔不絕的流水一樣,幾乎是要溢位來了。
他輕聲說道:“陳氏的先祖們已經告訴我們了,問心無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若是你喜歡山水,哪怕陛下不同意,你也可以“告老還鄉”,而後走遍這天下。”
陳安的聲音十分冷靜與平和,其下隱藏著的是一位父親對於自己兒子的擔憂和關愛。
“實在不行,可以學習當年的朱樓先祖一般詐死,從此之後這世上再也沒有所謂的“天縱公子”陳遙遊,你大可以更名換姓。”
長久的沉默。
之後,陳瀟突然笑了出來,他坐在那裡,眼神依舊是堅定的,神色依舊是坦蕩的:“父親,我的確是希望寄情于山水之間,不喜歡這些事情。”
“我的確是懶散而又不想動的性格,也發自內心的覺著這些事情十分麻煩。”
他看著陳安的眼睛,摸著自己的心口說道:“可是,當我看到那些百姓們的眼神,當我看到這不公的世道,當我看到當年朱樓先祖與太祖皇帝的心願、信念被踐踏的時候,我的胸腔中那顆跳躍的心臟告訴我。”
“不,這些都是錯的!”
“他告訴我說,這世道不應該這樣!”
“這世上應該有人挺身而出去改變這一切!”
“這世上應當有人堅定的去實現這一切的信念與征程!”
陳瀟站了起來,他已經長大了。
“父親,這便是我堅持著的原因。”
“我不會因為世家與朝廷的爭鬥而感覺到痛苦,同樣不會一夜白頭,我不是朱樓先祖,同樣不會選擇隱姓埋名的去踐行自己的信念!”
“我只是我,我只是陳瀟、陳遙遊。”
“我為的不是朝廷、不是坐在皇位上的那個張氏張皖,我為的只是天下的蒼生,為的是那些聽聞我是陳氏的子弟,便十分信賴的將一切託付的百姓!”
“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
陳瀟聲音和神色中都帶著堅定的信念,他整個人像是一團燃燒著的赤紅色火焰一樣,那麼的灼熱,那麼的令人震撼。
他低聲說道:“將知識讓所有人都能看到,讓知識不再高貴、不再那麼的遙不可及,這是必須推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