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的父親曹叡病逝之前,就感覺到了司馬氏的野心,也同樣察覺到了陳英的身體問題,苦思冥想之下,明帝與丞相陳英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

將計就計。

故意配合司馬氏,讓他們謀朝篡位,而自己則是將大部分的力量全都是隱藏起來,或者是向司馬氏效忠,以此來達到保全力量的目的。

曹叡料定,自己死了之後,若陳英再死,便沒有人能夠抵擋司馬氏了,而依照司馬懿的性格必定會想要斬盡殺絕、斬草除根。

這是司馬懿能夠做出來的事情——或者不如說是司馬懿一定會做的事情。

這便是曹氏可以“興復”的關鍵所在。

他提前讓成濟等人在司馬氏的身旁,得到司馬氏等人的信任,也知道這些人在關鍵的時候一定會被司馬氏捨棄——畢竟殺害天子的罪名,司馬氏是擔當不起、也不想要承擔的。

這樣就必須是要找一個替罪羊。

出身自曹氏門下、又投靠了他司馬氏的成濟兄弟便十分合適了。

為什麼?

因為理由很充分。

成濟兩人害怕曹髦等人再次得勢報復自己,所以才違背天子的命令,將曹氏趕盡殺絕。

這個理由誰也不會覺著不對。

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理由,司馬氏才可以將黑鍋全部都拋給成濟兄弟,自己則是乾乾淨淨做人。

這是曹睿以及陳英給司馬懿下的第一個陷阱。

司馬懿踩了進去。

第二個陷阱則是曹髦提出來的三個要求,其實前面兩個要求都是屁話,曹髦也沒有指望司馬氏真的能夠說話算話。

他最重要的要求便是第三個“指洛水而誓”。

在曹髦原本的思索中,他以為陳英與曹叡是想要藉助天下人的悠悠眾口,指責這司馬氏,然後讓司馬氏的名聲臭掉——之後他就可以去請陳氏了。

陳氏不會干涉內政,但如此髒汙的事情,陳氏一定會管的。

甚至都不用陳氏出手,只要曹髦揭竿而起,然後帶著陳英、曹叡留下來的勢力,便能夠與司馬氏抗衡,這種情況下再聯合諸多世家,司馬氏必定敗亡。

只是這一點出乎了曹髦的預料。

他沒有想到這一道陷阱竟然是從天而降的“天罰”,他都已經寫好了腹稿,在他請求蒼天責罰司馬氏、但蒼天卻沒有反應的時候應該說什麼事情來圓場了。

這個請求並不在他的準備當中,是在臨事的時候,陳英的一個僕人前來告訴他陳英的要求。

而第三個陷阱則是“曹爽”與“曹真”的辭官歸鄉了。

主動辭官與被動辭官是不同的,尤其是在曹爽與曹真這種雖然不算是一流名將,但卻可以算是名將的人身上,他們主動辭官後,司馬氏的人前來掌管他們手下計程車卒,這些人原本是曹氏的心腹人,而司馬氏來了之後,這些人便是司馬氏的心腹大患了。

而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利益一定會受損。

這是必定的。

甚至是赤裸裸的陽謀,因為司馬氏如果不給追隨自己的那些士卒一些好處,誰跟他幹?

而有人得到了利益,有人的利益就一定會受損,這個時候士卒內部便出現了劃分與不同,這也是為何曹爽曹真提前提拔了一部分士卒的原因。

這些人身上天然打著曹氏的烙印。

這個時候,曹爽與曹真在曹氏佔據優勢、佔據天下大義的時候站出來,讓這些人投靠於他們,讓整個曹氏再次站起來,這些人自然是願意的。

為什麼?

因為他們本就是曹氏的人,已經被打壓了。

那麼再差又能夠差到哪裡呢?

若是成了,他們便是從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