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下)(第1/4頁)
章節報錯
荀攸的神色沒有絲毫變化,他只是坐在那裡,十分平和的看向曹丕:“您決定好了麼?”
“若是您決定好了,那麼我等也會隨著您的動作而動作。”
從九品中正制度出現開始,世家就和曹丕繫結在了一起,他們共同進退,共同獲利,一方若是失敗,另外一方也絕對得不到什麼好處。
這便是榮辱與共。
曹丕恍然點頭,他站了起來,走到院子裡的屋簷下,看著那天井中不斷從屋簷上流淌下來的雨水,輕輕的嘆了口氣說道:“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此時繼續等待下去,只會被大漢拖入泥潭。”
他轉過頭,看著荀攸說道:“你應聽聞了從大虞那邊傳來的訊息,墨家的陳林安去了大虞,這代表著什麼,我想你應當也是知道的。”
荀攸默默的點頭。
陳林安的身份十分特殊,他不僅是墨家當代的鉅子,更是“官渡陳氏”此代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
他前往大虞,是否可以認為這是陳氏對於大虞的支援?
曹丕站在那裡,他十分清楚荀攸的心裡想法,也十分清楚這些世家的主意,所以他將一個秘密埋藏在心底的最深處,誰也不曾告訴。
這個秘密或許能夠讓這些跳腳支援自己的世家瞬間退縮,甚至開始重新考慮支援的物件。
“陳氏並非是現在才表態支援大虞”
這個秘密如今知道的,恐怕只有大虞的那位天子、長安的劉玄德,以及自己了。
當年他的父親病逝之前,幾經猶豫還是將這個訊息告訴了他,所以曹丕才會這麼著急的推出“九品中正制度”,為的就是在世家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將世家徹底的捆綁到自己的陣營中。
這是他的手段。
而等到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時候,這些世家就算想要抽身離去,也來不及了,只能夠跟著自己一條路走到黑。
“權力啊,是一種毒藥。”
曹丕的臉上帶著些許淡淡的笑容,他握緊手,伸出手,望著那遠處的湛藍。
荀攸並不理解他話語中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但此時這句話卻十分應景。
若權利不是一種毒藥的話,此時此刻,天下如何會走到這種情境呢?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元安十三年,末。
大虞天子下詔,改元“正統”,取自“四海平定天下正,山河一統國民安”的含義,這其中所蘊含著的“野心”讓長安以及琅琊方面都十分緊張。
次年,即為“正統元年”。
在大虞天子下詔改元的時候,遠在琅琊的大漢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只是這件大事發生的時候,沒有多少人表示出了“震驚”和惶恐,整個琅琊朝廷上下似乎都已經達成了一致。
唯有坐在那高高在上位置上的天子,對此有些寢食難安。
因為天子下了一封詔書,此詔書經過尚書檯令核驗、經過丞相府確認,透過三公眾人商議——只是沒有經過天子的手。
這是一封禪讓詔書。
詔書原文便不再贅述,節選其中些許。
“朕在位三十餘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復存。”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