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澤熙接受了陳氏之後,三個朝廷的封賞接二連三的到來。

彷彿是為了印證自己才是正統一樣。

長安方面,大漢天子劉民追封陳朱樓為“鎮國王”,加封當代陳氏家主陳澤熙為“文安王”,加封當代陳氏嫡長,也是陳朱樓的兒子為“安國王”。

這是陳氏歷史中第二次有雙王並立。

而琅琊方面的加封大差不差,只是劉協顯然比劉民更加會“來事兒”,他不僅加封陳朱樓為“鎮國王”,更是追授“太師”之位,列入文武廟。

自此之後,陳朱樓成為了第一個同時進入文武雙廟的人,但卻不是最後一個。

後世的歷代君王都對陳氏的先祖以及當代的陳氏家主進行過追封,進入文武雙廟這種事情更是如同吃飯一樣隨意好簡單——當然,這僅限於對陳氏的時候。

面對其他世家、其他功臣的時候,這些人下手一個比一個狠辣。

至於大虞方面,則更加有意思。

張角追封陳朱樓為大虞的“鎮國王”、“帝師”、“元天師”、追封為“大羅天玄妙鎮國真君”,在太平道所供奉的神靈當中名列第五。

這是僅次於至高領袖以及三清的存在,與四御並肩,甚至在五老之上。

對當代的陳氏家主也多有加封,自然也沒有忘記陳朱樓的嫡長子“陳無為”。

這一年在接二連三的加封過過去了,而這一年的年末則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西域諸多國家似乎有些無法忍耐了。

他們在透過“絲綢之路”見到了如今動盪的中原之後,似乎終於生出了一些“無畏之心”,開始變得興奮、激動起來。

他們想要找回先祖的榮光。

天泰四年,秋。

西域諸國聯合起來,形成了聯軍,他們想要拿回早已經消失了多年的“自由”。

而在劉備等諸多勢力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西涼、官渡陳氏突然“聯動”了,陳澤熙披甲親自上陣,西涼董仲穎出兵為副將,以“呂布”為先鋒,攻伐西域諸國。

這一場戰事的結果來的比想象中的更加迅速。

僅僅是七個月的時間,西域諸國聯盟便直接潰散了。

或者說不僅僅是直接潰散,而是在陳澤熙率兵前往西域的時候,僅僅只是交手一次,一部分的盟國便直接暗中聯絡了陳氏,表示自己願意歸附。

陳氏並非是以怨報德的人,雖然答應了這些人的歸附請求,但卻提出了要求。

想要投降?

可以。

拿錢。

拿人。

天泰五年,夏五月。

這一場本應該轟轟烈烈的戰事便十分潦草的結束了,西域諸國付出了他們應當付出的代價,中原大地的邊疆處,長城上多出了不少的“奴隸”,這些人在這裡勤勤懇懇,辛辛苦苦的修建長城。

至此,陳氏再次威名傳揚天下。

那位在陳氏麾下的猛將“呂布”也同樣名揚天下。

長安

劉備不由得讚歎道:“原來是那位校尉。”

當初在陳氏初次進入長安城的時候,呂布曾經被任命為西苑八校尉之一,與劉備曾經算是同僚。

“不曾想到,他竟然如此勇猛。”

在戰書上所記載,這位猛將先鋒出徵,用一招便直接將對方將領斬於馬下,那位西域的將領多少也算是有些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