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閉上眼睛,彷彿是要在心裡構建出來一副天下勢力圖一樣:“如今天下的勢力大致可以分為“長安大漢”、“琅琊大漢”、“大虞”、“交趾孫氏”以及.“幽州公孫瓚”。這幾個勢力中,交趾孫氏以及幽州公孫瓚最為不老實,也最為弱小,就如同當年的戰國一般。”

“若是有一個國家想要吞併其他勢力,而橫掃天下,統一六合,那麼這兩個勢力一定是最先堙滅的。”

賈詡在算的時候,並沒有將董卓這一方勢力算在其中、

因為董卓這一方“涼州”勢力實際上並不算是割據勢力,他是暫時替“九州”干涉壓制著西域諸多勢力而已。

其實不只是西域。

華夏九州周邊,在大漢開始動盪的時候,那些人就開始悄然的試探了。

比如西域都護府。

比如南邊的百越、以及更加西南的天竺。

還有早已經對九州大地虎視眈眈,隨時準備迴歸這裡,重新回到他們長生天故鄉的“匈奴”勢力。

當年大漢以及陳氏為首的中原將其驅逐到了西邊,他們在那裡落地生根,但他們並沒有忘記這一片他們的“故土”,故土難離這一點從來不是隻有華夏人才有。

華夏文化圈的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心結。

這也是為什麼劉備、曹操、張角三方暫時放任公孫瓚、董卓、以及孫策的原因。

涼州的董卓震懾西域,幽州的公孫瓚震懾匈奴,而交州的孫策則是震懾邊疆西南的那天竺王朝。

這並非是說劉備、曹操、張角三方懼怕了這些蠻夷,只是他們將絕大部分的力量都放到了監督對方身上,而對付這些蠻夷,這三個在中原大地只能夠算是小勢力的人就已經足夠了。

賈詡將思緒收回,而後輕輕的嘆了口氣。

“若是張角不能夠收攏、控制那遍地萌生的黃巾軍,以及抓住這個機會穩定大虞皇朝內部、趁機發展的話,他的將來也很艱難。”

董卓與賈詡對視一眼,兩人眼睛中都閃過了一抹擔憂。

他們暗中其實已經投成了陳氏,而陳氏則是押寶了張角,選擇了大虞,若是張角敗落,他們的下場也不會多好。

天下權謀,其實有些時候就是“政治遊戲”。

長安城

劉備回到長安城後,發現了長安城內的一些情況變化,他發覺此時的長安與他走之前的長安城不一樣了,但具體是哪裡不一樣他還真的一時之間有些看不出來。

在丞相府中,諸葛亮與他商議著如何繼續穩固朝廷政權的事情,而其中最大的一個要素便是“黃巾軍”。

在張角宣佈建立大虞之後,其實這些“黃巾軍”在名義上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黃巾軍”了,他們甚至不算是起義軍,只要劉備願意,隨時可以下一道命令將這些人誅殺。

但劉備一直有些不忍心。

因為他知道這些人為什麼揭竿而起——至少是大部分人揭竿而起的原因。

聽到諸葛亮的話語後,劉備皺著眉沉思道:“孔明說的對,黃巾之亂絕對不能夠繼續這樣持續下去了。”

他的臉上帶著些許森然之色。

顯然這些時日長安城發生的事情也好,天下間發生的事情也好,都對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劉備偏過頭看向諸葛亮:“去信給那位吧,我想,他對於這霍亂天下的“黃巾之霍”也已經有些不滿,想要動手了。”

諸葛亮微微點頭,並沒有詢問劉備所說的是什麼人。

因為顯而易見的此時可以做主的人只有兩個,其一張角,其二曹操。

而劉備稱呼曹操向來是“孟德”這樣的稱呼,因為曹操即便再怎麼叛逆,如今也是擁立劉氏宗室子弟,更是先皇的弟弟為天子,這天下依舊是他們漢室的,依舊是他們劉家的。

他們兩個的“曹劉”之爭,只是在理念上的不合罷了。

唯有已經狂妄的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那位建立了“大虞”的張天師,劉備才會稱呼為“那位”。

一旁聽著兩個人談亂的徐庶倒是嘿嘿一笑,他站了起來:“張天師建立了大虞之後,那些黃巾士卒對他來說已經不算是幫助了,反而更加像是一種拖累。”

“因為願意追隨他的已經前往大虞,而如今在天下四處遊蕩的,便是那些渾水摸魚之人。”

“此時三方勢力聯合起來,聯手剿滅黃巾賊子,當是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寧的日子了。”

其實如今的天下局勢看似混亂,但亂中有序,更顯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