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烽火連三月【求訂閱月票】(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知道,陳氏有這個實力。
一旦陳氏真的動手,那麼如今天下不管是哪一方勢力都會追隨陳氏,先把他這個真正的判臣消滅。
為什麼呢?
因為此時歸屬於大漢“西域都護”的不僅僅是原版中所涉及的那些地方,一部分中亞的國度、或者說大部分中亞國度在有陳氏的這個版本中,都歸屬於“西域都護府”管轄。
所以在大漢這些人的眼睛中,他們割據九州屬於“自家事”,而你西域都護府若是想要割裂,那便是蠻夷想要分裂九州。
九州大地可以換一個天子,但絕對不能夠容忍蠻夷將原本屬於九州的土地割裂出去。
哪怕是劉氏宗族此時也會捏著鼻子忍下“曹賊”等人,繼而精誠合作,在陳氏的指導下直接覆滅西域都護府的兵馬,之後將西域暫且交由陳氏管轄,等到哪一日決出勝負了之後,再將西域都護從陳氏的手中接過來。
而涼州則是因為緊挨著西域都護府,所以一直同樣被認為是“邊境蠻夷”,但西涼與西域都護有一點不同,那就是“西涼”雖然是蠻夷,但他們是“邊境蠻夷”,與幽州是一個性質,屬於自己人。
所以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暫時對涼州和幽州沒什麼太大的興趣。
這兩個地方暫時割據也不過是暫時的罷了,等到他們將對方、以及那個突然冒出來的“黃巾軍”解決了,那麼這兩個地方自然會歸順的。
所以幽州的公孫瓚以及暗中掌控涼州的董卓、乃至於荊州的劉表,他們也就沒有特別在乎。
左右都是大漢的人。
或者說,不是他們不想在乎,而是他們暫時沒有辦法在乎了。
張角起義之後,迅速掌控了不少的郡縣。
而曹操、劉備也不甘示弱,迅速控制著自己的勢力開始吞併起來其餘的“小勢力”。
盤踞在武威、北地的從西涼逃竄出來的“馬騰”等勢力被劉備收復,而盤踞在揚州的江東孫氏、陸氏等聯盟,則是被曹操趕到了交州苟延殘喘。
等到了承泰三年的時候,天下的局勢已經十分清晰了。
涼州董卓盤踞,但似乎並不想要參與進這一場“天命之爭”,幽州的公孫瓚在將皇室劉虞趕走了之後,自己獨佔了幽州,他比之董卓多了幾分野心,想要透過幽州南下,佔據天下。
荊州的劉表雖然勢力強悍,但卻比不上劉備、曹操以及張角所掌控的“黃巾軍”三方勢力,所以荊州被蠶食了三分之一還要多,幾乎損失了一半的領土。
交州,也就是交趾、百越之地,則是被苟延殘喘的孫堅佔據。
曹操與孫權的一戰結束的非常快,甚至沒有等到孫堅反應過來,曹操便直接帶兵攻佔了揚州的大部分地盤,甚至十分狠辣的將當地“世家”清洗了一遍。
陸氏、呂氏隨著江東孫氏逃亡到了交州,佔據了這一塊不算太大的地盤。
天下果真三分了。
以劉漢皇室天子劉民為首,或者說是以皇叔劉備為首的“劉漢”勢力佔據了“幷州”、“朔方州”、“左右扶風”、“司隸州”、益州的一部分、荊州的一部分。
而以劉漢皇室天子“劉協”為首,或者說是以大漢丞相曹操為首的“曹漢”勢力則是佔據了“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以及荊州的一部分。
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起義則是遍地開花,但最重要的割據勢力則是佔據了“益州”的一部分,荊州的一部分、涼州的一部分、朔方州的一部分以及揚州的一部分。
如此便形成了張角割據黃巾軍勢力佔據了大漢十三州的西邊以及南邊的一部分,而劉備則是佔據了中央以及延伸出來的這一部分,而曹操則是佔據了南北方沿海的這一帶勢力。
而三足鼎立標誌性局面的形成,則正是三者瓜分荊州的戰役。
當然了,此時的荊州還是由劉表所統轄,即便是三者瓜分了一部分的荊州,但荊州依舊被劉表所控制著大半。
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張角還是劉備、曹操都不會容忍荊州的劉表繼續佔據著這樣的一塊龐大“肥肉”,三者一定會在某個時候徹底瓜分劉表的勢力。
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機會來的這麼快。
承泰三年,冬。
長安
馬超拿著一封信急匆匆的朝著丞相府的方向走去,他的臉上帶著興奮的神色,即便是看到路過的、令他討厭的那個叫做“魏延”的男人,也沒有讓他的心情遜色分毫。
他衝入丞相署,看著正在忙碌的丞相府內吏——諸葛亮說道:“諸葛內吏,丞相呢?丞相呢?”
“荊州探子傳來訊息,劉表恐怕撐不過這個冬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