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當年的真相(第2/4頁)
章節報錯
“原來如此.”
當年世家之變發生的太過突然,袁氏、楊氏、甚至是王氏幾個世家聯合在一起,意圖逼宮,想要讓陳氏回到官渡城,他們懷揣著的信念太過龐大,而縱容這些事情發生的天子也過於昏庸。
劉備一直以為,那只是因為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權力被威脅了,所以情急之下的應激反應。
如今看來,也的確是“權力”被威脅了,只不過,不是他所想的那種“被威脅”,也不是他所想的“應激反應”,反而是遭早有預謀的事件。
劉備從這件事情中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先帝也不再信任陳氏、甚至想到了先帝為何依舊要聯合世家除掉曹操,甚至不惜動用“焚琴煮鶴”讓自己昏厥。
同時,這個時候的劉備也明白了為何當年“安國王”會來長安城。
這一切都有跡可循了。
當年安國王對大漢、對天子依舊懷揣著一絲的希望,所以才拿著陳氏對劉氏最後的期待來到了長安城,之後對著靈帝出示了那封傳說中由孝文皇帝留給陳氏的詔書。
但靈帝不僅沒有遵循這一封詔書,反而在情急之下汙衊陳氏這封詔書是假的,是矯詔。
之後安國王失望,但為了天下蒼生只能夠繼續留在長安城進行改革。
而靈帝雖然看似將這件事情忘記了,但實際上卻從未曾忘記這件事情,在暗中開始聯絡起來世家,並且放縱世家的發展,以此來拉攏袁氏、楊氏、以及王氏。
之後,靈帝聯合著三大世家進行了“世家之變”。
他們知道陳氏的力量太過於強大,他們甚至沒有打算利用這一次的“世家之變”來打擊陳氏,他們只是希望陳氏能夠回到官渡城中,從此不問世事。
這是皇帝的意志。
而之後,在世家之變失敗之後,靈帝拼盡全力保住了袁氏以及楊氏、王氏的根基,然後讓這三大氏族蟄伏,自己則是暗中給劉備下了“煮鶴”。
在臨崩殂之前,將一切事情都交代給了自己的兒子,並且告知了先帝陳氏手中的那封詔書。
劉宏也好、劉辯也好,他們雖然愚蠢但他們同時也是聰明的,他們在政治上有較為敏銳的直覺,他們明白,陳氏只要將這封詔書公之於眾,那麼不管他們怎麼說,所有人都會相信陳氏。
因為劉氏有祖訓、因為史書有記載,因為陳氏從未曾使用過這封詔書。
因為無論怎麼印證,陳氏都是真的有這一封詔書的。
那麼,只要陳氏之前從未曾使用過這一封詔書,那麼這一封詔書無論是真是假,他都得是真的。
所以劉辯才會從一開始就對陳氏的敵意那麼大。
一切都順暢了。
劉備從這無盡的煙波中看到了事情的真相,他的眼睛中充斥著茫然。
“原來,這才是真相麼?”
陳朱樓微微點頭,抿了一口茶水之後開口道:“不錯,這才是這些年一切事情的真相。”
他的眼睛中帶著些許愧疚:“我知道玄德想要讓我拯救大漢,可是已經晚了。”
“陳氏如今已經開始蟄伏。”
“這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哪怕世上所有人都不認為陳氏是“世家”中的一員,可陳氏依舊是一個龐大的世家。”
“家中許多子弟雖然願意為大漢拋頭顱灑熱血,但絕大多數的子弟是想要安靜的生活的。”
陳朱樓的聲音中帶著些許哀嘆:“玄德啊,太晚了。”
劉備看著陳朱樓的眼睛,臉上帶著堅定之色。
“東臨,一切都還不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