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這位從幷州來的將軍真正即將成為大漢高層的一員。

但出人意料的一點是,呂奉先拒絕了,並且表示自己的身體因為常年在邊關,所以有些損傷,想要辭官歸鄉。

賢王府

劉備看著面前面容堅毅的呂布,微微皺眉:“奉先,以你的才能,有萬夫不當之勇,若是留在長安城,定然能夠建功立業,何苦在這個時候辭官歸鄉呢?”

“須知,你一旦回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呂布只是笑著,他將面前的杯中酒推到了劉備的身前。

“賢王殿下不必擔心我會投靠曹公,我只是累了,想要回去罷了。”

他看著劉備依舊不放心的神色,想了想後,乾脆跟劉備說了實話。

“陳公對我有知遇之恩,若非是陳公當年的一封名帖,布如今不過是幷州一小將罷了。”

“如今陳公辭官歸鄉,我想追隨在陳公身側。”

劉備抬起頭,神色有些複雜。

事實上在聽到呂布說起“陳公”之前,他就有所猜測了,而如今當真聽到了,還是感覺有些震撼。

依照呂布之能,怕是當世猛將第一。

他更是清楚的明白,陳朱樓此次回到官渡之後會去做什麼,這讓他如何放心將呂布放歸?

可這個時候的他更不能強行留下呂布。

因為那會壞了規矩。

於是,劉備只能說道:“也罷,既然奉先志不在此,那備也不強留了。”

“飲盡杯中酒,希望他朝莫遇故人。”

常言道故人相見乃為喜事,但劉備這一杯酒卻是希望兩人他日莫要再相遇。

這樣的話語十分絕情,但呂布卻感覺到了其中的情誼。

因為他們都知道,他日再相見的話,會是如何的一種局面。

呂布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低聲道:“希望他日再相見時候,你我故人不會刀兵相遇。”

昭寧元年,夏七月。

大雨瓢潑,風雨招搖,無盡的狂風胡亂的吹拂著長安城內的一切。

未央宮中高高坐著的天子開始了著急。

原由很簡單。

自昭寧元年五月起,陸陸續續的有朝廷官吏請辭,這些請辭的官員中有不少都是以往掌管實權的人。

這些人竟然願意放棄高官厚祿?

三十六卿中,辭官歸鄉的竟有十二人,且這十二人是明確要辭官的,除卻這十二人之外,另外還有十幾個人是已經開始不管朝政了的。

往下的眾多官員中請辭的更多。

天子開始害怕了,天子開始著急了。

他想到了當初陳朱樓離開的那一日,劉備在未央宮中所說的話,他的臉頰上帶著恐懼神色的喚來了劉備,想要詢問劉備對此事的看法。

劉備此時三十來歲的年紀,但面容看起來卻有些蒼老,如同四十多歲了一樣。

頭上也有些許華髮橫生。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