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獨夫之心(第2/4頁)
章節報錯
“諸王以呂后、呂氏作亂為名起義,的確是如同呂后所說,目的單純的為了謀取天子之位。”
陳居緩緩的站了起來,手中用一根柺杖撐著自己的身體。
他一邊說,一邊緩緩的朝著遠處走去,步履蹣跚,但看起來卻十分堅定,陽光的影子打在他的身上,顯得十分清晰。
陳居逆著光在往外面走去。
“便以大將軍為首,率大軍迎擊諸謀逆,一戰而功成吧。”
“長安城的佈防等事,便交給陳得吧。”
“陳得不死、陳氏不死,則長安無恙、陛下無恙。”
說到最後一個字的時候,陳居的身影已經消失在了這大殿當中。
而大殿內的眾人看著陳居的背影,神色中都帶著恭敬,哪怕一直對陳居有些意見的呂雉此時也是恭敬的望著那個離去的背影。
德仁三年,諸王謀逆。
天子及鎮國王詔令:令大將軍韓信為主帥,領二十萬大軍攻伐諸謀逆。
詔曰:以令代王出兵,夾擊諸王。
代王欣然響應,出兵三萬以助天子之軍。
戰爭,一觸即發。
鎮國王府內
陳彼看著陳居道:“父親,我總覺著這一次的諸王謀逆有些不對勁,好像有一隻手在其中推動。”
陳居睜開眼疲憊的說了兩個字:“呂后。”
呂后?
陳彼的腦海中劃過一道閃電,瞬間將所有的事情都聯絡在了一起。
他皺著眉說道:“難道是呂后還不甘心?”
陳彼剛說完這句話便又搖了搖頭:“不,應當不是這樣。”
他的腦海中一抹靈光一閃而逝:“呂后想要藉著這個機會,除掉對皇位有威脅的人?”
陳彼的思路順了下來:“當然,其中雖然有呂氏的手筆,但諸王的謀逆應當是出自自己的心思,只是呂后的人在其中略微挑撥、教唆,諸王就心動了。”
他嘆了口氣:“如今看來,去歲年末的時候詔諸王入長安的事情,恐怕也不是陛下的主意,而是呂后的主意了。”
陳居再次點頭:“不錯。”
“呂后想要用長安城的繁華來吸引諸王,讓諸王心中生出謀逆的心思。”
“那萬王之王的位置、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的位置,怎麼能夠讓人不心動呢?”
“去歲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我就發現了淮南王以及齊王眼睛中蓬勃生長的野心,我斷定他們會謀逆,但沒有想到這麼快便會行動。”
陳居沒有阻止呂雉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如果諸王沒有這樣的心思,哪怕呂后再怎麼教唆也沒有什麼作用。
畢竟天下五王當中,代王並未謀逆。
是呂后太過於相信劉恆了所以沒有派遣人去教唆他?挑動他?
還是呂后害怕陳氏的勢力,所以不敢做?
都不是。
是代王根本沒有聽從那些人的挑動教唆。
所以,陳居沒有阻止。
“天下動盪啊——”
“若是能夠藉著這個機會,削弱諸王,以至將分封削除.”
陳居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