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氏突然收攏了自己的囂張?

天下間沒有不漏風的牆,很快陳居入宮之後呂后以及呂氏才安靜下來的訊息就傳遍了長安城。

於是,人們瞬間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陳居做了和當年的陳氏先輩一樣的事情!

持劍威脅太后!

但這一次不同於前面秦朝時候陳氏殺二後的反應,這個時候的天下十分平靜,甚至有些覺著陳居做得對,畢竟若是任由呂氏作亂的話,那麼受苦的一定是天下人。

這是毫無疑問的。

當諸呂安靜下來了之後,天下間卻有另外的人不安靜了。

劉氏諸王。

劉邦分封了自己的諸多兒子,這些人到了地方之後就成了地方的王,劉邦是一個出身並不算多好的人,所以他的準則也很俗,且有些鄉土氣。

那就是“多子多福”。

所以劉邦整整有八個兒子。

當然了,這在後世歷代的帝王當中並不算很多,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不少的了,每個子嗣都封王之後天下間已經有不少劉氏王了。

而當劉盈即位之後,天下間對此最不滿意的當然是淮南王了。

齊王!淮陽王!淮南王!燕王!這四位劉氏王對劉盈的登基十分不滿,而之前呂氏的專權讓他們看到了機會。

尤其是齊王劉肥、淮南王劉長兩位。

至於代王?

代王如今在自己的封地中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恭恭敬敬的,每年該送上貢禮的時候從不含糊。

這也是為什麼齊王、淮陽王、淮南王、燕王四位對劉恆也十分不滿的原因。

他們認為劉恆應當和自己等人聯合在一起,反抗長安城的劉盈,反抗呂雉,繼而登上皇位。

諸王沒有天子的詔令是不能夠離開自己封地的,但是在漢初的時候這種制度並不算是非常能夠鉗制諸侯王,因為劉邦給自己兒子們挑選的國相自然是會全心全意幫助諸侯王的。

而劉盈也沒有更換掉這些國相。

換做是劉徹早八百年將這些國相全都換成自己的人,每天都要死命的監督著自己那些兒子和兄長、亦或者侄子們了。

德仁二年便這麼順暢的過去了,順暢的令天下人都不敢相信。

也正是這一年的年末,天子詔令代王、趙王、淮南王、淮陽王、燕王五個人回到長安城中歡聚。

諸王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都興奮的朝著長安城的方向而來。

無論他們的封地再怎麼富裕,也富裕不過長安城不是麼?

畢竟這裡才是天下的中心。

鎮國王府

陳居閉著眼睛,垂著眼眸坐在院落中,一旁坐著陳彼以及劉恆兩人。

他好像睡著了一樣。

而陳彼則是耐心地詢問著劉恆這一年的改變以及動作,他想要知道這位代王殿下在離開了京城之後都做了什麼。

劉恆並沒有感覺到厭煩,也並沒有覺著陳居這樣子是怠慢了他。

他只是一字一句的說著自己在封地中做的事情,那些關於黔首的、微不足道的、但是又非常應當去做的事情。

嚴明法度、減輕刑法、休養生息、調整耕地的派發,令封地內的黔首人人都有田地可以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