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千秋功過(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緩緩閉上了征戰一生都未曾閉上的眼睛,衛亢、衛登兩人跪伏在地上,涕泗橫流,他們兩個看著那床榻上的父親,整個人都像是天塌了一樣。
而長陽長公主則是怔怔的站在那裡,她這一生嫁了三次,直到第三次嫁給衛青才算是過上了安生的日子,生下了兩個孩子。
如今衛青去了。
她像是丟失了魂魄一樣。
劉徹聲音中帶著哽咽:“傳朕的旨意,著衛青長子衛亢繼承長平公之爵位,三代後降為候爵,而後世襲之。”
“加封衛青次子衛登為“思青候”,世代襲之!”
衛亢、衛登悲傷中拜謝劉徹的恩典,這也是為什麼衛青在臨死的時候,只是將衛亢衛登呼喚而來,卻沒有與他們說任何話的原因。
衛青十分聰慧。
自己這一生都不曾有過,更是謹言慎行,得到皇帝的寵愛。
他走在了皇帝的前面,皇帝只要看見他的兒子就能想起來他來,看在他的面子上,一定會有所加封。
而且,衛青知道,劉徹一定不會只讓自己的長子襲爵,而對次子毫無加封的,因為劉徹一定不忍心看到他死後,兩個兒子反目成仇。
陳無實站在一旁,與陳多病、陳去虜一樣看著這一幕。
衛青的政治智慧讓陳氏動容的同時,也讓三人都明白,這才是皇帝的恩情啊。
於是,陳無實更加堅定了急流勇退的決定。
而陳去虜則是暗自嘆了口氣。
陳氏可以退,他卻不能退。
在衛青死了之後,這大司馬的位置除了他之外,還有誰能夠擔任呢?
霍去病麼?
他無論是戰功還是家世、還是皇帝的寵愛,都在霍去病之上,這個大司馬只能他來。
陳多病則是沒有多想,甚至還偷偷的打了個哈欠。
陳氏對於“急流勇退”這件事情已經做的駕輕就熟了。
當年始皇帝時期陳氏退了,後來的四世皇帝時期陳氏也退了,再往後,文帝在位的時候陳氏也能急流勇退。
陳氏,總能夠在合適的機會選擇“急流勇退”。
也正是如此,陳氏才能夠從先祖陳野開創的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都能夠保持第一世家的身份。
不過——這跟陳多病沒有什麼關係。
鴻臚寺本來就不算是什麼實權衙門,就算陳無實、陳去虜都離開了,他也是可以、也是要留在朝堂上的,畢竟陳氏若是全都走光了,那皇帝就真的該著急了。
留一個沒有心機的人在朝堂上,這個人還是陳氏家主。
劉氏天子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若是還有不滿意的,那也就太過分了。
龍鳳五年。
春暖花開,可好像是老天爺對大漢有意見了一樣。
大漢丞相、陳氏家主、安國王陳無實病倒了,太醫令匆匆來了一趟,說陳無實是年紀大了,所以扛不住這冬日與春日的交替,因此不算是病,但需要好好的將養。
而大漢的太上皇聽到了訊息之後,急匆匆的來了,然後就在安國王府住著了。
天子也同樣著急忙慌的來了,跟著的還有太子。
皇后悄然的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