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皇帝最害怕的事情。

皇帝這一次的目的主要是想要將心懷不軌的四皇子、六皇子連根拔起,尤其是四皇子,但他大概還同時想要試探一下太子、亦或者說是試探一下太子黨。

當大難臨頭的時候、當被人誣陷的時候,當陷入了巫蠱之禍的時候,太子會怎麼做?

隨著年歲的增大,天子的腦子變得不再那麼的清晰,他的心變得更加多疑敏感,但年邁的皇帝依舊是皇帝,哪怕陳氏依舊如同當初那樣的權柄,陳氏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做出任何不好的舉動。

尤其是在天子沒有做什麼威脅社稷的時候。

皇帝廢太子算是威脅到百姓、威脅到社稷麼?非要說是的話也可以說是,但絕大部分情況下他不是,陳氏如果因為太子妃是自己的女兒而直接拔劍上朝堂威脅皇帝,那就不是陳氏了。

從孝公時期到如今,陳氏的政治信譽度幾乎已經刷滿了。

而這一次天子則是用一個十分巧妙的棋局、一個橫跨了十幾年的棋局來困住了陳氏,讓陳氏只能夠看著。

他要試探太子。

若太子的作答符合他的設想,他便交出手中的權力。

而如果不能符合他的設想.那太子便是去死!

若是陳氏想要掀桌子?

那這個時候瘋瘋癲癲的天子也要掀桌子!

一個掌控朝堂三十多年,並且天資卓越,且天生帝王的皇帝,與一個掌控了天下政治走向兩百多年的家族,誰能拼得過誰?誰能贏,誰會輸?

對於天子來說他或許不一定能贏,但他絕對不會輸的太慘。

而對於陳氏來說,他們不一定會輸,但他們絕對無法贏。

因為天子只在乎劉氏,只在乎自己手中的權力是否會被偷竊,天子遵循規矩。

而陳氏看中的是天下黔首。

這便是最大的區別。

在某種程度上,除非真的遇到什麼皇帝不做人的事情,否則陳氏絕對不會真的提著劍就衝上去了。

這就像是你有一個殺傷性武器,但你經常用和在關鍵時候用和從來不用但是你有是一樣的。

但如果陳氏選擇袖手旁觀,那就真的出大問題了,皇帝會覺著我都這麼欺負你了,你竟然還沒有什麼動作?

是不是你陳氏衰退了,什麼都做不了,所以才是不動彈的?

這樣的想法,皇帝不是有可能會出現,而是一定會出現。

每一個皇帝都是一個“老登”,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老登;但不是每一個老登都是“漢武帝”,漢武帝這種老登絕對是老登中的老登,人才中的人才。

當然,也正是如此,漢武帝才是歷史上能夠留下姓名、甚至只要提起來“漢武帝”“劉徹”這幾個字都能夠瞬間讓人激動的人物之一。

華夏大地封建社會多少年?自秦朝開始兩千多年,這兩千多年出了多少個皇帝?

一共四百二十二個皇帝。

這四百二十二個皇帝當中,唯有“秦皇漢武、唐宗明祖”四個人位居絕對沒有人質疑的巔峰,你可以說這四個人私德有虧,但你絕對不能說這四個人無能。

兩千多年,只出了這四個人,這還不夠麼?

而在這樣的抉擇當中,陳無實選擇了“跳出來”,你不是想要試探太子、試探陳氏麼?

那我乾脆利落的直接去甘泉宮,我跟你一起在甘泉宮養病,我什麼事情都不知道,自然就可以什麼事情都不做。

而陳無實順手將衛青等人也帶去甘泉宮,則是向皇帝表明另外一個態度。

“老登,試探人心可以,玩一玩這種把戲看看太子的態度也行,但你要是玩的過分了你信不信我們四個可以讓你背後中十八劍然後壽終正寢?”

帝國文武匯聚一堂,當世第一世家、當世第一外戚集團,真要是想做這些事情,連史書上都不會出現任何一點不對勁兒。

徵和三年,丞相陳無實;大司馬、大將軍、長平公衛青;臨安公、軍司馬、上將軍陳去虜;冠軍侯、軍都尉、上將軍霍去病四個人同時病重,太醫診治之後說這四個人是過於疲憊,應當注意休息。

四個人在商議過後,向在甘泉宮養病的天子請辭。

天子拒絕了,並且表示你們雖然重病之體,但依舊可以為大漢效力;但朕不是那種不知好歹的人,所以你們可以來甘泉宮跟朕一同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