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劉徹的腳步(第3/4頁)
章節報錯
陳無實!
而且董仲舒發現了一個更令他驚訝的事情,陳無實這些時日每日出現來聽他講學的時候,都是他在講授“天人感應”以及“君權神授”這兩種學說的時候。
後來的董仲舒仔細觀察了一下,他想知道陳無實到底怎麼了。
而觀察的結果就更加的簡單。
陳無實每次聽到時候都是一臉的糾結,好像相信又好像是不願意相信,但又好像是有什麼證據讓他不能不相信的樣子.
這一日。
在講學結束之後,董仲舒直接來到了陳無實的身旁,然後臉上帶著好奇的神色。
“爾成兄,你這些時候怎麼了,伱不是最不喜歡我學說中關於“天人感應”的部分了嗎?”
他一臉迷惑:“昔日我與你說的時候,你總是說我身為一個儒家弟子,卻不懂得當年孔子所說的“怪力亂神”之言,可這些日子”
陳無實的神色則是更加複雜,他看著董仲舒嘆了口氣,最終什麼都沒有說,只是幽幽的再次嘆了口氣後離開了。
太初二年便是在這樣的日子中過去了,當冬天到來的時候,大漢的一切好似都已經進入了正軌。
而天子也不出人意料的,在沒有了外敵之後,就開始對大漢內部舉起了屠刀。
第一把屠刀叫做“削藩”。
當然了,經歷了孝仁皇帝、文皇帝、景皇帝三個皇帝的階段,現在的諸侯王已經是一種“我躺平了,反正我打不過抱著陳氏大腿的朝廷,那我還掙扎什麼?”的心態。
畢竟,從孝仁皇帝開始,一直到如今的天子,一共三個皇帝,一共將近六十年了。
六十年他們成功過一次麼?
哪怕一次?
沒有。
他們有險敗過麼?哪怕一次險敗?
沒有。
他們有看到過任何一丁點的希望麼?哪怕是如同黃豆大小的希望?
沒有。
所以,當天子表露出來了“削藩”心態的時候,諸侯王都是一副“行吧,那你來吧。”
“我倒是要看看你還有什麼辦法。”
而這種態度也讓朝廷以及天子很尷尬,難道天子真的能夠徹底將諸侯王全部都是削減?
可能麼?
不可能。
因為現階段,還需要諸侯王坐鎮地方。
大漢的疆域太大了,大到皇室根本不可能憑藉中央朝廷的力量去掌控所有地方。
所以諸侯王必須存在。
未央宮中
天子幾乎是用一種十分無語的態度,對著對面的陳無實說道:“爾成啊,這該如何?”
“朕本來是想著,傳一些流言出去後,讓這些人對朝廷有意見,然後看看能否有幾個諸王跟這樣一起造反,這樣朕就可以再次削減一些諸王的封地了。”
“但現在,朕要以什麼名義削減諸王封地?”
“他們太乖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