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衛子夫說道:“待到衛青歸來,便是你封后大典、以及冊立太子的旨意落下的時候。”

劉徹的聲音中帶著柔和:“朕會為他尋覓最好的老師,也會為他尋找最好的幫手。”

他逗弄著懷中的劉據,沒有與衛子夫商議、甚至沒有與陳氏商議,便定下來了一個婚約:“朕會為他找老師,讓朕的太子與陳氏聯姻。”

“陳氏女,當為朕長子的太子妃、也該為日後的大漢皇后!”

衛子夫低著頭,乖順的聽著劉徹的話語,事實上劉徹這一點不單單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劉據好,還有一點是他的確是想要將陳氏徹底的拉到劉氏的戰車之上。

他一直覺著,昔年的秦孝公做的不夠。

只是將女兒嫁給陳氏有什麼作用?陳氏的身體中流著贏姓的血有什麼用?

人在最緊要的關頭,看重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利益!

若是以陳氏女的孩子為帝,若是讓劉氏的血脈中混雜著陳氏的血脈,若是日後劉、陳二族的血脈為帝.當劉氏出現了危機的時候,陳氏真的能夠袖手旁觀,或者像是在秦末的時候那樣,只是不痛不癢的派遣了一個人前去幫助麼?

皇帝!

是劉氏的人,也是陳氏的人!

這便是劉徹玩的最深刻的一個陽謀。

陳氏會接招麼?

劉徹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賜婚的事情,陳氏不會拼命的反抗。

第一,這對陳氏來說不是一件很壞的事情,雖然也算不上很好。

第二,劉徹瞭解陳氏,在沒有觸及到陳氏底線的時候,陳氏不會違抗聖旨。

所以劉徹幾乎是有十成的把握讓陳氏接受,只是最後陳氏到底是派出真正的嫡女,比如這一代的掌權者陳秋、陳闢的孫女,還是挑選一個依舊是嫡系,但是卻不那麼重要的女子,這一點劉徹還不太確定。

在劉徹的心中,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如今掌權者陳秋的長子,下一代陳氏的家主“陳無實”的嫡長女“陳茗”、其次便是陳闢的孫女“陳琳”,再其次則是其他的陳氏適齡女子了。

陳茗與陳琳的年歲都與劉據差不了太多,前者與劉據差了三歲,後者與劉據差了五歲。

至於這兩位比自己的兒子大?

大點怎麼了?

劉據非常理直氣壯可以解釋,大點知道疼人!大點知道照顧人!

至於劉據有意見?

劉徹只能表示呵呵,他可以確定,自己的兒子不會對此有什麼意見。

陳氏這個助力,是個人都想得到。

當年的他、他父親、甚至是他的大父不都是千方百計的想要抓住陳氏麼?如今白送他一個陳氏的女子,他還能有什麼意見?

劉徹的嘴角笑容更加明顯了。

對於他來說,讓陳氏女成為自己的兒媳除了可以讓劉氏與陳氏的聯絡更加密切之外,還有一個別的理由。

他想用陳氏進一步的架空大漢朝的其餘世家。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幽默的“玩笑”,畢竟大漢世家之首就是陳氏,用陳氏來架空其餘世家,就好像是飲鴆止渴。

但劉徹並不是一個笨蛋。

他的目的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陳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算是一個“世家”,因為他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與“世家”不同的,他的本質更像是一種“集合體”。

元狩三年

隨著春日的抵達,萬物復甦的時候即將來臨。

那在邊關的戰士以及將軍們,也在冰雪融化了之後開始緩慢的朝著長安城歸來,這些人是屬於大漢的榮耀。

在衛青、陳去虜、霍去病三人還沒有歸來的時候,天子就已經為三人準備好了禮物。

拜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由長平侯進爵為“長平公”,拜陳去虜為“軍司馬”“上將軍”,由“臨安侯”進為“臨安公”,拜霍去病為“軍都尉”“上將軍”,冠軍侯爵位不變,但是卻與長平侯一樣,增加了“封地”,這個封地也同樣是與長平公的封地一樣,只享有食邑、而不享有“實地”。

而除此之外,天子更是表示,可以賜婚陳去虜、霍去病二人,只要二人有心儀的女子,便是可以直接言明,屆時天子會為他們賜婚,並且由鴻臚寺直接操辦成婚禮,一應事物按照“天子大婚”的規格去辦。

至於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