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關心的問道:“你從西域帶回來的那些種子裡面,當真是有那個什麼棉花?它的作用你可是確定了?”

陳氏子弟首先關心到的,永遠是事關黔首的東西,而非是皇帝的“面子”。

所幸的是,陳氏有這個本事。

陳秋點頭後,眼睛中帶著光亮的說道:“我已然稟報陛下,棉花以及其餘的作物種子,只怕很快就能推廣了!”

這對於天下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元狩元年的秋天在這種情況下過去了,人們最開始的時候還不知道陳闢的歸來會給天下帶來多麼大的震動。

最開始,只是一道天子詔令。

天子詔令:加封陳氏陳闢為“闢辰候”,拜為鴻臚寺卿、兼任治粟內吏。

因為陳闢出使西域,開闢商路的事情人盡皆知,所以朝堂上的人並沒有懷疑為什麼皇帝要給陳闢封侯,他們只是在好奇,鴻臚寺卿也就罷了,專業對口,為什麼還特意要兼一個治粟內吏呢?

有些奇怪。

而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所有人都明白了過來。

闢辰候陳闢當朝敬獻“棉花”、“甘蔗”、“胡豆”等多種大漢未曾有過的作物種子,並且表明西域諸多國家已經決定與大漢建立起“商貿”關係。

自此以後,西域的某些產物再也不會是什麼“珍奇”之物了!

如果說朝堂上的人們是因為“香料”而激動的話,那麼民間、天下人便是因為“棉花”“甘蔗”而激動。

甚至他們開心“甘蔗”的到來,比棉花的到來還要多。

為什麼?

因為棉花他們暫時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即便是流傳出闢辰候所說的,棉花可以阻擋嚴寒他們也並沒有太瞭解這個“阻擋”能夠阻擋多少。

但甘蔗!

這個“甘”字,即便是再怎麼愚蠢的人也能夠反應過來。

此物可以製糖!

糖!

這個東西,別說是在漢朝時期了,就算是在再往後的封建社會、甚至是在封建社會剛剛倒下的那個時候,糖都可以說是一種“戰略物資”,後世也是在進入到新世紀的時候,糖這個東西才是廣泛了的。

這個時代想要嘴裡有點甜味,那就是隻能夠吃“蜜糖”,也就是蜂蜜。

蜂蜜的甜是一種淡淡的甜味,且不是普通的黔首能夠吃得起的。

這種情況下,天下人如何能夠不激動呢?

於是,在甘蔗、棉花等種子在治粟內吏陳闢的指揮下,開始進入到民間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希望自己能夠分到一些新作物的種子。

至於香料?

香料的種子此時還較為珍貴,所以暫時由皇莊種植,在種植出了結果後,再將種子逐步的分發給天下人種植。

陳闢是知道輕重緩急的,棉花的重要性其他人不知道,但親眼見過棉花衣物的他卻是知道的,所以此次回來的時候,帶的種子中一半都是棉花種子。

在這樣興奮而又熱烈的氛圍當中,元狩元年便過去了。

而元狩二年的春天到來後,天子有了一系列新的動作。

練兵、屯糧、多次召集朝堂重臣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