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寇可往,(?)(第2/4頁)
章節報錯
那說書先生卻是不慌不忙,臉上帶著恭敬的神色:“哎喲,這位先生,您可真的是誤會了,這一點我可是有實證的。”
他得意的說道:“我認識的一個人,曾在平陽長公主府為僕,他曾經見過這個衛青,那個時候衛青的的確確就是給長公主養馬的,這一點我怎麼敢說謊?”
荊從以及眾多黔首聽著這個訊息,臉上都帶著驚駭。
這事兒扯上了皇室,就沒有那麼簡單能夠結束了。
荊從的眼睛中閃爍著凝重:“莫非你說的是真的?可.”
說書先生卻是神色一肅:“昔日,那陳勝吳廣二人起義的時候,曾說出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語,今時今日難道先生已經忘記了麼?”
“昔年,高皇帝也不過是沛縣的一個亭長,因入了咸陽學宮,後為沛公,建立了我巍巍大漢。”
他上前一步,怒視著荊從,此時的他彷彿是來了勇氣和底氣一樣:“馬奴又能如何?”
“難道馬奴便不能夠成為將軍嗎?”
“便不能夠上場殺敵麼?”
“你豈敢小看天下英雄!”
荊從聽著這話,臉上的神色頓時湧現出了羞愧難當,他當即躬身:“正是如先生所說的一般,是荊某孟浪了。”
那說書先生這才笑著,繼續為這在場的眾人講起了“一介馬奴,得到天子信賴,由慧眼識英雄的天子親自選拔出來,得以重用,繼而在這次匈奴叩邊的戰爭中,為國殺敵,收為疆土的故事”。
這樣子出身黔首、甚至是貧民的人,成為了將軍、甚至日後有可能封侯的故事,最得底層黔首們的喜愛。
因為所有人都會做同一個夢。
我會不會是下一個衛青?
至於衛青是當今天子後宮中衛子夫夫人的親弟弟?
這個微不足道的訊息,就不太適合在這個時候流傳了,而等到衛青再次立下汗馬功勞,真正的成為大漢柱石的時候,一個天子因為風流而得到了賢才的故事就在再次悄然出現。
那個時候出現的衛青就不是衛子夫的弟弟。
那個時候出現在故事裡的,就是衛青的姐姐,衛子夫。
別看這兩句話好像沒有什麼區別的樣子,但實際上區別很大。
他們的重點,一個在衛子夫,一個在衛青。
若這個故事的重點在衛子夫,那麼就是當今天子的“昏庸”、“任用寵幸女子的弟弟”、是“放任外戚”勢力橫行。
可若故事的重點在衛青,那麼這個故事就是當今天子“千古一帝”“帝王心術”,以衛子夫而收攏衛青的心,這同樣是對衛青的寵幸!
未央宮中
方才人流中說話的“荊從”、說書的先生、以及那些附和荊從,證明他身份的黔首們,都跪伏在大殿之上,大殿之外還有人陸續的正在走來。
一眾人跪伏在大殿上,等候著天子的命令。
是的。
這些人,無論是唱白臉的還是紅臉的,甚至是“圍觀群眾”中的一部分都是繡衣使者中的人,他們奉命前去散播衛青的身份,並且將之公之於眾。
待到人全部回來了之後,劉徹才是擺了擺手,他正在看手中的一卷書。
“下去吧。”
他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記得把事情都做的好一些,別出現什麼意外。”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