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彼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了當的說道:“削藩。”

“或者說,一步步的來。”

“如今諸侯國擁有強大的勢力,佔據了大半的天下,若是輕易動了他們,他們便會作亂。”

“如今韓將軍與陳將軍兩人身子骨也不是很好,朝廷正處於虛弱的階段,或許我們不能直接硬來了。”

他嘆了口氣。

事實上,當年劉邦一統天下的時候,陳氏就已經勸誡過,勸誡劉邦不要施行郡國制度,而是完全的繼續推行郡縣制。

可劉邦在思索之後,還是拒絕了這個想法。

在劉邦看來,秦國之所以會滅亡,便是因為這天下中除卻秦國外,其他地方都是外姓郡守,當大亂來臨的時候,他們一定不會堅定的站在秦國旁邊。

而劉氏諸王則是不同。

至少在遇到外姓敵人的時候,他們會站起來幫助朝廷,幫扶天下。

當然了——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就是肉到底是攔在一鍋裡面好,還是隨意更好一點。

在兩種選擇裡面,劉邦選擇了前一種。

這也是他不如秦始皇帝的方面。

後來的劉邦後悔了,但是後悔也已經晚了,他不能夠給了自己的侄子封王而不給自己的子嗣封王,那些封王已經佔據了天下一些較為富裕的地方。

當天下安定下來之後,他們就成了天下最不安定的因素。

於是,大漢郡國制度的弊端,如今依舊存在。

而且這個巨大的“地雷”已經暫時先炸了一部分方面,比如“經濟”。

大漢如今的經濟體系可以說是十分糜爛,諸侯王可以鑄造錢幣,甚至一些得到皇帝寵愛的人也可以鑄造錢幣。

朝廷也可以鑄造錢幣。

簡直像是當年戰國時代重來了。

劉恆微微點頭表示贊同,但他所憂慮的和陳彼不一樣,陳彼想的是若是強制一統或許會給黔首帶來災難、而劉恆首先思考的則是他所要面對的壓力。

他輕嘆一聲:“弟子也知道應該一步步來,但如何一步步來呢?”

陳彼微微沉吟:“很簡單,諸王的子嗣並不只是一人,或許陛下可以從這裡入手。”

他皺著眉說道:“那些強大的封國暫時擱置在腦後,先將他們的朋友給一個個的切割開來,當第一個例子出現的時候,第二個、第三個例子就會接連著出現。”

陳彼看著劉恆,聲音中帶著凝重:“陛下,哪一個皇子不想當皇帝呢?同理,哪一個王子不想成為世子,繼承王位呢?”

“所以若是此時有一個封國的王突然暴斃,且他國中並沒有立下合法的繼承人,這個國家的王子紛紛上書請求,訴說自己成為封王的合理性。”

“而陛下您出於仁德,將這個國家一分為四,讓這四位封王繼承”

陳彼劉恆說道:“如此一來,第一個例子也就出現了。”

“至於這件事情如何開始.臣覺著,這一點不需要陛下您思慮,只要朝廷有這樣的些許風聲出現,會出現無數的“棋子”自動飛入您的手中,讓您掌控。”

“臣想,利用其中的幾個,還是較為簡單的。”

“而這樣子行事,正如當年吳王的陽謀一樣,沒有任何人可以指責陛下,因為這是封王們自己的請求。”

“哪怕是最強大的吳王也是一樣。”

“吳王世子、那個最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劉賢死在了長安城中,吳王到現在也尚且沒有奏明朝廷立下世子,或許他最開始是有自己的想法,但這一點吳王做錯了。”

“他拖延的時間越久,就會越讓他的孩子們著急、越讓他的孩子們眼紅。”

“所有人都會盯著那個王位,然後迫切的想要取而代之。”

“而吳王為了對抗陛下,娶的王妃、夫人們的孃家也都是有勢力的,若是有一個可以服眾的人壓著,他們當然不敢動彈,可在這種時候.”

陳彼微微一笑:“您覺著,他們會不想讓自己家中女娘的孩子、有著自己家族血脈的孩子成為世子麼?成為封王麼?”

“如此,便是從敵人的內部,將他們瓦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