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子的人能夠成為皇帝?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儒家喜歡“仁德”的帝王,所以在孔孟看來,必須要“愛民”的人才能夠成為皇帝。

墨家提倡“兼愛非攻”,所以在墨家看來,能夠重用賢才、不以階級來區分天下人的人,不發動非正義戰爭的人才能夠成為皇帝。

法家重視“法度”,所以在法家看來,能夠以權勢、威勢懾服天下人的人才可以成為皇帝。

陳氏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陳氏的思想理念較之更為“雜糅”和“先進”一些,在陳氏看來,能夠嚴明法度、重視愛民、恪守己身的人才能夠成為皇帝。

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流派,都堅定的認為皇帝必須要有一個品性。

“野心”。

唯獨野心是成為皇帝的必要條件,沒有野心的人成為帝王后會是一場災難。

在過去,陳彼看不到劉恆眼睛中的野心,他也無法過度的強迫劉恆做什麼事情,可時至今日,當那些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將黔首視作草芥的時候,劉恆的眼睛中終於有了野心的迸發。

這一抹野心是針對“黔首”的。

陳彼此時能夠猜測到劉恆的心裡狀態,劉恆這個時候只怕想要自己成為皇帝,來維護天下的黔首。

這便是陳氏想要的皇帝。

他看向一旁坐著的劉恆,低聲道:“殿下,您應該知道的,在如今計程車人階層看來,那些卑微到塵土裡的黔首是不配稱之為“民”的。”

是的。

哪怕先秦時期那些人說的再怎麼天花亂墜,再怎麼動人心絃,再怎麼讓後世之人覺著高尚,也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一直存在的事實。

在這些人的眼睛中,普通的黔首是不算“民”的。

高高在上計程車人階層眼中,“民”等同於國人、等同於有姓氏的普通國人,可在這個時代擁有這些的人並不算多。

這個時代,有的是人沒有“姓”也沒有“氏”。

他們沒有被高高在上計程車人階層以及統治者計算到自己愛護的範疇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著,持續到原本歷史中文帝登基後才好了一些。

再之後?

這些人再一次被重視的時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那個時候一個偉大的人帶領著這群想要生活下去的草芥,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風波,那個時候龐大的王朝因此而奠定了墜落的根基。

黃巾。

是的,黃巾。

歷史中,秦漢時期最普通的黔首被重視的情況只有兩次,一次乃是“陳勝吳廣起義”,另外一次則是“黃巾起義”。

唯有當鋒利的長劍放在士人脖子上的時候,他們才能夠真切的意識到,原來這些人也是需要生存下去的啊,他們不是卑賤的豬玀。

劉恆聽到陳彼的話抬起頭,眼神中充斥著憤怒之色。

他緊緊地盯著陳彼,輕聲道:“老師也是這麼認為的麼?”

陳彼輕笑一聲,他看著劉恆,一字一句的說道:“我與陳氏,永遠不會這麼認為。”

“這世上的人在陳氏眼中,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陳氏不會因為對方是權貴就卑躬屈膝,也不會因為對方是最普通的黔首而肆無忌憚、囂張跋扈。”

陳彼看著劉恆,聲音很輕,但話語力達千鈞。

“陳氏如今有嫡系族人三百八十五人,旁系族人共一千九百四十三人。”

“我可以用自己的性命以及陳氏的榮耀起誓,無論是旁系還是嫡系的陳氏子弟,都未曾欺壓過黔首、也未曾有過將黔首當成草芥的心思。”

他低聲道:“陳氏中人,一生唯求問心無愧。”

“世上幾多事,千般變化,萬般無窮。”

陳彼輕聲開口:“您知道,為何我一開始就選中了您,讓陳氏站在您的身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