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南下!

不怪韓信興奮,而是因為對於武將來說,困居在長安城中不是什麼好事,但如今天下安定沒有多久,韓信怎麼敢再發動什麼戰爭呢?

可對付匈奴卻不同了.

打匈奴,不管對於哪一個朝代來說都是一件不可忽視、不用思考的事情。

中原王朝怎麼能夠被蠻夷之輩欺辱?

所以當劉邦看向韓信,並且說出了想要韓信為“主將”,而令陳氏中當年那位武安君一脈的後人手持“手札”為副將,抵禦匈奴的時候,韓信沒有絲毫猶豫。

他即刻起身:“臣遵旨!”

韓信昂起頭,黑髮在身後披落,臉上帶著自信:“臣定然學當年武安君之功,將匈奴趕往狼居胥山之外!”

“讓這些蠻夷之輩知道,在陛下的治理下,我中原人才濟濟!”

“不弱於當年!”

劉邦莫名其妙的被拍了一下馬屁,但是仔細回味一下倒是覺著還不錯的樣子

雖然沒有能夠御駕親征,但韓信卻是將一半的功勞推到了自己的身上,既然能夠分到功勞的話,何必自己親自去冒險呢?

或許對於其他的皇帝來說,自己去比分到功勞更重要,可對於劉邦來說麼

算了,有功勞就行,自身的安全最重要。

承秦七年,夏末。

天子拜官渡陳氏,武安君一脈後人“陳得”為上將軍,詔令天下徵兵。

承秦七年的這個夏末,在秋風剛剛起來一點點的時候人們還在迷惑,迷惑為何天子突然之間宣佈徵兵,可等到十天之後,一個訊息傳遍天下。

匈奴犯邊!

震驚天下!

雖然劉邦早有準備,但邊疆的城池卻依舊有所傷亡,這是難免的。

承秦七年,秋初。

秋日的第一場雨落在地上的時候,天子詔令。

天子詔:拜上將軍韓信為主將、拜上將軍陳得為副將,率十萬大軍,前往北疆,並北疆大軍一同攻伐匈奴。

訊息傳出,天下皆驚。

他們震驚的不是天子的反應速度,而是這詔書中所說的“陳得”與“韓信”兩位將軍。

一時之間,那匈奴犯邊所帶來的“恐懼感”都消散了不少。

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有武安君的後人在,有被稱之為“兵仙”的淮陰侯韓信將軍在!

陳得將軍手中難道沒有可以當年“武安君”的兵法記錄麼?

當年武安君能夠殺得匈奴聞風喪膽,此時的武安君後人以及淮陰侯為何不能?

於是,黔首們在短暫的驚訝與害怕中,繼續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秋收”當中,並且十分起勁兒。

雖然自己不能夠上戰場,但是好歹能夠保障士卒們的後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