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那人還在鬧騰,是慣例的常態劇情。

富家公子仗著自己的身後有人,所以就想要霸佔黔首的田地以及女兒,而黔首則是在苦苦的哀求著,哀求他放過自己的女兒,願意將田地拱手交出。

陳彼走在田間,腳上沾染上了不少的泥土。

他的神色嚴肅而又沉頓,不發一言,只是往前面走著,站在一個不遠不近的地方去看著,看著遠處的那場鬧劇。

是的,在陳彼的眼裡,這就是鬧劇。

秦國崩潰之後,大漢王朝雖然大多數的制度都奉行原本秦國的,但唯有一點沒有。

那就是“律法”。

為了展現自己的“寬宏”和“仁德”,也更是在整個天下的要求下,大漢王朝並沒有施行秦朝時期的律法,反而是減輕刑法等。

如今的大漢王朝幾乎處於一個律法荒廢的階段。

或者說,不僅僅是現在的大漢王朝。

漢朝的確是華夏這上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最鼎盛的朝代之一,但並不代表著在這其中生活的黔首們就十分幸福了。

恰恰相反。

若是說黔首們、最普通的、最底層的黔首們生活最痛苦的朝代是哪幾個的話,那麼一定有“漢”這個朝代。

漢、唐、明、以及某個說不得的朝代。

這四個朝代可以說是黔首們最痛苦的時間點,這種痛苦不是來自於“戰亂”以及“饑荒”,而是盛世中的渴求。

為什麼?

因為這四個時代太過於鼎盛了,鼎盛到了一些“權貴們”可以為所欲為,還能夠讓黔首們可以忍耐著生活的時候。

他們的痛苦來自於“精神層面”。

但相較於其他朝代的“精神”“肉體”雙重痛苦來說,這個時候的黔首們也勉強算是幸福了。

大漢天子以及皇室們的奢靡生活,這是在歷史中都能夠排行前幾的。

而唐朝時候則是“世家”。

是的,世家。

那個時候就算是“太宗皇帝”在剛剛登臨大位的時候都要暫時受制於“五望七姓”的鉗制,甚至詢問“李姓”的時候,都被往後排,排在了這七姓之後。

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明的時候,則是因為當時洪武帝的“贍養皇室”政策,所以將“朱”真正的喂成了一頭豬。

至於某個不能說的朝代

就有屬於他的原因了。

那個朝代的皇帝也好、權貴們也好,大族們也好,都不是什麼東西,不僅在精神上,更是在物質上壓迫黔首們。

若不是因為“紅薯”和“玉米”等高產糧食作物的普及,只怕那個朝代的滅亡要提前百年。

陳彼和劉恆遙遙的望著那囂張的年輕人,劉恆在袖子中緊緊握著的手幾乎無法放心,他的眼睛中充斥著憤怒和不解。

在父皇一統江山之後,這樣的事情竟然還會發生麼?

陳彼輕聲問道:“殿下,您認識那個人麼?”

劉恆啞著嗓子說道:“認識。”

“是如意侍妾的外家兄長。”

陳彼再次問道:“代王殿下。”

他的聲音頓了頓,又繼續說道:“您覺著,趙王殿下知道這些事情麼?知道他侍妾的外家兄長利用他的身份做這些事情麼?”

劉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不知道?

這怎麼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