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輕聲說道:“您想必也知道,立嫡長和立賢的區別。”

“這是一個很簡單,甚至不用思考的問題答案。”

“您立嫡長為皇帝的時候,為太子的時候,其餘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位置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

“它天生就不屬於他們,也不會有人在他們的耳邊攛掇他們爭奪這個位置。”

“因為隻立嫡長。”

“這是規矩,誰都無法打破的規矩。”

“所以殿下們不說一定會安分守己,但一定不會自相殘殺、同室操戈,因為他們知道即便自己殺死了自己的大哥,這個皇位也跟他們沒有關係。”

“天下人的口水會淹死他的。”

“可是若是立賢的話就不一樣了。”

陳彼微微一笑:“到底什麼是賢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了。”

“是誰決定的呢?”

“你怎麼知道我不是賢呢?我不能夠成為皇帝呢?”

“然後皇子們就會想要那個位置,為了想要那個位置他們會努力的拉攏朝臣、為了那個位置他們會想盡辦法搞死自己的兄弟。”

“除卻太子之外的所有人都會將太子當成對手,他們都想把太子拉下去。”

“陛下啊。”

“荀子曾經說,人性本惡。”

“當人們的慾望不斷放大的時候,他們是看不到其他的東西的。”

“這個時候他們不會顧及什麼道德、什麼兄弟情誼,他們一定會自相殘殺,一定會為了爭奪那個位置頭皮血流。”

“這樣的下場是什麼?”

陳彼十分冷靜的說著一個十分恐怖的事情。

“這樣的下場很簡單,若是這些兄弟中有一個是才華出眾能夠壓服所有人的,那麼陛下也不過是死一兩個兒子而已。”

“可若是這些人勢均力敵,那麼大漢必定會亂套。”

“而之後,即便是有人能夠將所有人都壓下去,大漢這個國家也已經千瘡百孔了。”

“所以,如果是站在一個皇帝的角度來看,那麼一定不能夠立賢。”

“當然這樣子做的前提是一定要有一個完善的制度,否則的話,當出現一個昏君,大漢也會走向衰亡。”

劉邦沉默的走在前方,過了許久之後,他才是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好了。”

“那麼你說的第三個,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去看呢?”

陳彼眨了眨眼:“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就更加簡單了,哪怕太子盈不怎麼類您,他不也是您的兒子麼?”

“這一點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那麼,讓哪個兒子成為您的接班人難道有什麼區別麼?”

“您喜愛如意,想要讓如意成為太子,接任皇帝,那麼他登基之後對您有什麼好處麼?”

陳彼攤了攤手:“沒有。”

“您不喜歡劉盈,難道太子盈登基之後,就會不孝順您,不認您為父親麼?”

“這也不可能。”

“所以您為什麼要參與到這一場對您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好處的爭鬥當中呢?”

“都是您的兒子罷了。”

劉邦剛聽著陳彼的話,不由得嗤笑一聲,他嘆了口氣,將心中的一口濁氣全都散了出去,之後輕聲說道:“我說陳卿啊,你這話說的朕當真是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