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府令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只是看著劉邦再次詢問道:“不知漢王殿下準備如何處理陛下、丞相、上卿、上將軍等人的屍首?”

劉邦沒有絲毫猶豫:“我大漢承襲秦國天命,受陛下之禪讓,自當以子嗣之禮而為陛下善終。”

“昔日陛下已然開始修建皇陵,我會將陛下葬入秦皇陵之中。”

“至於丞相等三人”

劉邦略作思考便開口說道:“三人便與陛下一同葬入皇陵陪葬,以示三人忠心、大秦武烈,不知府令以為如何?”

那人這才是鬆了口氣,而後躬身行禮,將手中的玉璽隨手扔在地上,而後從懷中拿出一個小小的紫檀木盒子。

當那玉璽被中車府令扔到地上的時候,劉邦的眼睛都要凸出來了,但是他知道這位肯定不會做這種事情,因此耐心等待。

直到看見中車府令從懷中再次取出來一方印璽的時候,他的心裡才猛的鬆了口氣,背後的汗水直流。

看來若不是自己方才的對答以及行禮恭敬,這位恐怕就要給自己一方假的印璽了

看著劉邦一臉的汗水,中車府令這才臉上帶著歉意,聲音略微有些尖銳的說道:“還請陛下見諒。”

“這並非是子嬰陛下所吩咐的,而是奴婢自己的主意。”

他看著遠處的方向,聲音中帶著哀傷:“陛下雖然不在乎身後事,吩咐我來了之後便將詔書以及玉璽給了陛下。”

“但奴婢侍奉了子嬰陛下一生,不願陛下最後落得一個屍骨無存、曝屍荒野的下場。”

“因此做了一方假的印璽。”

“若是陛下不願意善待子嬰陛下,那麼這真正的傳國玉璽奴婢便會帶走,一代代的傳承下去,等有一日,將其交給真正應當拿著的人。”

“奴婢不識字、沒有讀過書,人也不聰慧。”

“知道這樣可能會破壞了子嬰陛下的大事,但卻依舊如此做了。”

他十分從容的說道:“還請陛下責罰。”

劉邦則是將行禮的中車府令攙扶了起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府令這是說的什麼話?”

“您這是忠心於陛下啊。”

哪怕是禪讓詔書已經落到了劉邦的手中,劉邦依舊是沒有改口,依舊是稱呼子嬰為“陛下”。

遠處天日昭昭,一切都已經改變了模樣。

公元前194年,歷史中劉邦已然喪生的一年。

如今的漢高祖十年。

劉邦得到了秦皇子嬰的禪讓詔書而稱皇,正式成為了這華夏大地的萬王之王,唯一的皇。

改口稱朕,而大赦天下。

其尚且沒有舉行登基大典便已經開始分封功臣。

而這位新的高祖陛下第一個分封的功臣不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張良、也不是為他覆滅楚國、甚至最後一戰覆滅大秦而做出傑出貢獻的韓信。

更不是一直追隨他的蕭何、陳平、曹參等人。

也不是在當初烏江之畔殺了項羽,瓜分項羽屍體的眾人。

而是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人。

或者說一個家族。

陳氏。

高祖十年。

高祖成為皇帝的第一年,尚且未曾改元的時候,就開始分封“陳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