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擇木而棲這才是這個時代普遍的價值觀。

你若是對我不好,我就走。

就連陳氏也是這樣的。

章臺宮

陳居走出官渡,朝著咸陽城的方向而來,並且速度緩慢,看似是在遊歷的事情也很快傳動了嬴政以及朝堂眾多臣子的耳中。

宮中

嬴政輕笑一聲笑著說道:“他的性子倒是和他的父親一點都不一樣,看起來一點都沒有他的父親暴躁和耿直。”

是的,嬴政一眼就看出來了陳居不拒絕不接受的態度,也一眼就看出來了他的圓滑和世故。

但嬴政並不在意這個事情。

對於如今已經一統天下數十年,掌權了二十年的始皇帝陛下嬴政來說,一個圓滑的陳氏子比一個耿直的陳氏子更值得重用,也更能夠討得他的歡喜。

一旁的內侍低聲迎合著:“這說明陳先生被陛下打動了啊,有想要進入朝堂的想法,所以才會有如此的反應。”

“陳先生如今只怕是想要為自己找一個藉口,找一個可以說服自己的藉口和臺階。”

他笑著說道:“在陛下的治理下,天下如今黔首們都過上了好生活,便讓陳先生看就是了。”

嬴政的神色卻微微一變,他看著身後的堪輿圖臉上帶著些許思考。

在他的治理下,天下的黔首都已經過上富足的生活了麼?

大概並不是這樣的。

嬴政自己心裡清楚,這幾年因為自己的急於求成,秦國到底是變成了什麼樣子。

若是秦國能夠熬過這一關自然會成為臣子們口中所稱頌的“盛世”,可若是熬不過去,只怕當年秦一統之前的荒蕪便是此後天下的樣子吧。

不過嬴政對於陳居的任職並沒有什麼擔憂。

或許陳氏子有百種性格,但是陳氏子性格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底色永遠是“愛民”。

若真的是盛世或許陳氏還會因此而退隱,但如今的局面麼?

嬴政聳了聳肩膀,陳氏的人一定會放心不下黔首,所以再次進入朝堂的。

始皇帝十一年的秋天,在大雨傾盆中一輛馬車從官渡的方向賓士而來,大雨中些許影子落下,而陳居則是坐在馬車中,看向那巍峨古樸的咸陽城。

要說這半年的時間,陳居對始皇帝治下的秦國是否滿意,那麼他只能說.

不是非常滿意。

這一年的時間內他看到的不是秦國的“昌盛”,也不是秦國一統後這些黔首臉上出現的“笑容”,而是那種對於生活的“麻木”,對於“秦律”的尊重。

秦國的黔首們對秦律太過於尊重了,甚至可以說是敬畏。

或者說,用害怕、畏之如虎等形容詞也沒有什麼錯漏。

這不是一件好事。

是的。

陳居不僅僅沒有覺著這是一件好事,還覺著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秦國治下的這些黔首們好似是一個個的“傀儡”一樣,被人用一根根的傀儡線提著然後操控著生活,他們沒有任何對於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