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的思慮很有道理,因為秦的統一真的是一個“不可能複製的巧合”,在一個動盪的分裂的、未曾出現過大一統的諸華諸夏中,殺出重圍,並且以郡縣制治國,讓這個天下再也沒有“多國”,而只剩下一個國家。

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了。

若今日施行分封制,那日後的君王是否也會延續這樣的制度?

那諸華諸夏是否不會再出現所謂的“大一統”了?

簡單來講,秦國這個時候就是在為未來的百年、千年試錯,也是一個例子。

還是那句話,萬事開頭難。

只有秦國毅然決然的走出了這一條路,嘗試著驗證這條路是否正確,日後的諸華諸夏才能夠更好。

嬴政抬起頭,一雙眸子閃爍著暗光:“老師,您說吧。”

“郡縣制的弊端是什麼呢?”

陳仲嘆了口氣,輕聲說道:“弊端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無法真正的掌控地方。”

他蹙著眉頭:“華夏大地太大了,這樣子幅員遼闊的大地,您對於地方的掌控天然的就會被削弱,這種情況下再啟用當地的“郡守”也好“縣令”也罷,都會讓他們天然的形成同盟。”

“或許.”

“或許會威脅到大秦的統治。”

陳仲不無可能的說道:“尤其是在大秦剛剛統一的現在,人們還沒有形成習慣的現在。”

“想要讓天下人,或者那些“士”“貴族”徹底的接受、成為秦國的貴族,那麼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時間。”

“再者五十年間,或許會經歷一代、兩代秦王,而世家之中也會更新迭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士子、貴族身上就會被打上秦的標籤。”

陳仲舉了個例子;“就比如現如今這一代的趙地人,他們還記得自己的故國,但是下一代呢?下一代的趙地人一出生便是在“統一的秦國”生活,無論他們的先輩怎麼描述,他們天然的跟趙國就沒有什麼牽絆。”

“這便是時間的魅力了。”

“若是使用郡縣制,那麼這五十年內就不能夠有絲毫的動盪,也不能有任何的意外,若是有”

陳仲沒有將話說完,但是他話裡面的意思很明顯了。

他幽幽的嘆了口氣說道:“你說的對。”

嬴政看向陳仲:“老師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說,或許可以先使用分封制,然後在時間的推移中慢慢的推行郡縣制度?”

陳仲點頭:“是的。”

“或者說可以郡縣、分封制兩種制度結合,但”

嬴政微微一笑:“但同樣的,結合出來的新制度在擁有郡縣制度和分封制度優點的同時,會繼承兩種制度的缺點,並且會無限的放大,是麼?”

陳仲點頭。

嬴政揹著手,站在那裡,背影蕭瑟。

過了片刻後他突然笑了一聲:“老師,推行郡縣制度吧。”

他轉過身,眉目中已經隱隱約約的有了霸道的雛形,他輕聲說道:“秦之一統的願望已經完成,如今的秦國更是蒸蒸日上。”

“孤,不,朕想,朕身為第一個統一華夏大地的人,身為始皇帝,總要做些什麼的。”

“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必然的事情,這一點從老師方才說,五十年後再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來看,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