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蒼果然是要收走他麼?當年無法收走,於是今日便也要提前收走?

子楚蒼白的嘴角微微咧開,他看著身後的大殿,走到外面看著那巍峨聳立的咸陽城:“或許天命終究如此,讓這江山要在我的兒子手中一統吧。”

他曾經與燕國那位陰陽家的矩子談論過此事,陰陽家的矩子說,雖然天命被改變了一些,但這一統之氣運終究不在他的身上,他也無法完成一統。

當年他以為那位陰陽家的矩子是胡亂說的,如今看來方才知道,這並不是謊言。

他果然沒有那個命啊。

莊襄王三年,夏。

秦武安君白起死在了回返咸陽城的途中,於是兩支軍伍合二為一,由武安公之子陳贊所統帥,大軍在這一年的夏天五月回到了咸陽城。

而陳贊也因為這一次的軍功,而獲封為“君”,在討論封號的時候,所有人都沒有絲毫的猶豫。

“武安”。

爵封“武安”,這是陳贊贏得的,不管是這些年他平定的大大小小的戰役,還是在邊疆抵禦匈奴的戰功,都足以讓他獲封武安這個稱號了。

也正是這個時候,人們才反應過來,這是父子雙“武安”。

於是,天下再次感慨起來陳氏的“鍾靈蘊秀”了,陳氏已經綿延了四代了,連續四代都接二連三的出現賢才,文武皆有,二代中的子嗣更是全部追封為“公”,這不是鍾靈蘊秀是什麼?

“得陳氏者得天下”這句話再次出現在了各國君王的耳中。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所有的君王都沒有絲毫反應,陳氏已然在秦國內鼎盛了百年之久了,且如今秦國如日中天,正要一統天下,他們拿什麼來誘惑陳氏投靠他們?

有人能夠付得起這樣的價格麼?

沒有人。

於是,天下的君王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陳氏與秦國的聯絡一日日的密切。

莊襄王三年,冬。

子楚任用“陳贊”為“太尉”,進封武安君、加封大將軍,掌管秦國上下的軍政事務,拜“王翦”“蒙鶩”為上卿,大將軍,協助太尉陳贊掌管天下軍政事務。

與此同時,子楚在國內大肆改革“官制”,一連封了十三位“卿”掌管秦國中政務。

這些“卿”並稱為十三卿,“六公十三卿”的制度初步的建立了起來,但它依舊不怎麼完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子楚並沒有理會那些人的閒言碎語,反而是更加肆意的進行改革。

莊襄王四年春,此次的秦國國祭莊襄王並沒有參與,反而是讓太子嬴政參與,主持了。

這個訊息傳出後,秦國內所有人都堅定的繼續下注“嬴政”,他們認為嬴政一定會成為新的秦王,而且恐怕就在這一兩年了。

他們猜的不錯。

莊襄王四年春三月末,莊襄王以身體抱恙的藉口讓太子嬴政監國,而他自己則是躲在了宮中不怎麼出來,誰都不願意見了。

章臺宮中

子楚坐在一尊丹爐之前,身旁坐著數位方士,他們信誓旦旦的介紹著自己的“仙丹”之物。

言稱此物能夠逆天改命讓人重新煥發生機,乃如同重新活了一世一樣。

子楚信了。

大殿外,內侍急匆匆的走了過來,臉上帶著沉吟之色:“王上,右相陳鱸請見。”

子楚僵硬的神色一變,後又緩慢地說道:“不見。”

他閉上眼睛,一心看著丹爐,希望其中真的能夠孕育出來能夠讓自己“重活一世”的仙丹妙藥,他不願意見自己的老師,因為他害怕自己會後悔,停止現在手中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