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

“恩主當年用我的恩情,我已經還完了。”

“今時今日,也該離去了!”

他的口中唸誦著詩經中的“黃鳥”,這一篇章用在這個時候似乎並不算太合適,但好像又詭異的非常合適如今的時候。

趙王想要賣掉廉頗,不正如當年讓三賢陪葬的那位秦王麼?

一切好像是一個輪迴一樣。

與此同時,邯鄲城。

藺相如知道了趙王的詔書抵達了廉頗的大帳,他同樣也十分清楚廉頗會做什麼樣子的選擇,因此也是笑了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而後走到了後院中。

藺禮站在他的身旁,眼睛中帶著一抹可悲。

藺相如只是交代著藺禮說道:“待我故去之後,不要考慮到我以及趙國,去做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吧。”

他撫摸著自己孩子的肩膀:“這些年,是我將你困在了趙國中。”

藺相如苦笑一聲:“我明知道趙國不是一個好的去處,明知道趙王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可我卻因為先王恩主的恩情,依舊無法離開他。這些年我的回報已然夠了!”

“走吧!走吧!”

“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或是去隱居,或是前往咸陽城!”

說完之後,藺相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以及發冠,而後將藺禮趕出了屋子。

藺禮站在月光下看著屋子裡面的人影,起初只有半身,後來變成了全身。

月光的影子逐漸的漂移,慢慢的這個影子再次只有半身了。

藺禮顧不上為自己的父親悲痛,他抹了一把淚水而後吩咐身邊早已經準備好的小廝,趁著夜色將所有的一切行李裝好,一路駕車朝著咸陽城而去。

他要投奔自己的師兄去。

孝文王三年,白起率領著軍隊已經抵達邯鄲城下。

覆滅趙國的秦國根本沒有付出什麼代價,就獲得了昔日三晉之一的土地,而趙王則是親自穿著普通的服飾站在邯鄲城下,迎接白起的到來。

他的手中捧著趙國玉璽,身後放著巨大的“九鼎”,其中如同韓一樣盛滿了糧食以及泥土、五穀等物。

象徵著趙國的土地以及黔首。

孝文王三年,秋。

白起帶著投降了的趙王回到了咸陽城,孝文王封趙王為“趙伯”,與之前“韓伯”的待遇一樣,沒有絲毫區別。

而趙伯也如同韓伯一樣,向秦王舉薦了許多賢才,其中就包括趙王宗室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以及宗室趙豹。

這兩個人多是自願出來的,因為他們要奉養宗室。

這本就是他們的責任。

孝文王三年的秋天,同樣綿延了一百多年的趙國,也覆滅了。

相較於韓的覆滅,趙國的覆滅像是一滴水落在了大海中一樣,沒有激盪起來任何的波瀾,好似天下的君王們都習慣了一樣。

但事實上,他們只是沒有辦法抵抗。

難道反應過來有什麼反應後,就能對抗秦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