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田文同樣心裡清楚一件事情,秦國的相國可以是任何人,甚至可能是陳昭,但唯獨不可能是陳慎了。

這是面子問題。

陳慎是因病告老還鄉的,且是在昭襄王親政沒多久便告老的,這其中蘊含的“爭鬥”天下誰人不知道呢?若此時將陳慎請回去,那昭襄王的面子往哪裡放?

幾乎是打著昭襄王的臉面說,我這個秦王就是無能,只能請當初被我逼走的陳慎回來了!

昭襄王做不出來這種事情,即便昭襄王真的無人可用了,捨棄了身為王上的臉面尊嚴,必須要請陳慎回來,陳慎也不會同意的,因為陳慎做不出來這種打王上臉的事情。

而陳昭尚且沒有那個資歷。

田文還有一個更加為眾人所知的名字。

戰國四公子——孟嘗君。

他的門下有數千門客,其中賢才能人輩出,而當田文表現出想要前往秦國為相國的念頭時候,他的門客們紛紛歡欣雀躍了起來,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也同樣是一件好事。

但唯有幾個門客在擔憂。

“主上,此時前去恐怕並不是最好的時候吧?”

那人有些猶豫的說道:“秦國結束了伐蠻之戰,此時恐怕五國便要合盟而伐秦了!”

“雖然秦國的實力強大,但在針對匈奴蠻夷發動了三年之久的戰爭,又死傷了數十萬人之後,他們還能夠有強大的力量而抵禦五國合盟麼?”

“若您方才去秦國為相國,秦國便迎來了一場戰爭的失利,恐怕對您很不利啊。”

這門客所說的也是為了田文而考慮,但田文顯然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是笑著說道:“何必如此?”

“秦國如今若是鼎盛時期,難道還會看上我一個小小的田文麼?而正是因為秦國處於危難之中,才能夠顯現我田文的本領啊!”

他端著酒爵,站在院落中,伸出手,用手中的杯子接納那天上明亮的月光:“這便是我所應當做的!”

“大丈夫生於世,當站在巔峰之上!”

“齊國既然不能留我,那我何必再眷戀齊國呢?”

田氏因為謀逆想要篡位的緣故,家中雖然在齊緡王的放水以及田氏眾人的努力下沒有敗落,但田氏不可能再恢復往日的榮光了。

既然如此,為何不選擇另外一片全新的土地呢?

除卻齊國之外,如今天下一流的強國還有燕國、趙國、秦國。

其中,燕國內有鄒衍、外有樂毅,趙國有廉頗,還有一個名聲方顯的藺相如。

而秦國如今國內的人才卻是正在凋零。

老一輩的賢才們要麼是已經年老體衰,要麼是已經故去,而新的賢才尚且未能夠展露出崢嶸,這對於田文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燕、趙距離齊國都太近了,如今的田文想要離齊國遠一些.

另外就是,秦國最為強大。

田文從天下局勢的變換中,可以看出有能力爭霸天下,合謀一統的國家到底是哪一個.

燕、趙雖然有崢嶸氣象,但終究是缺了一些“天時”。

唯獨秦。

秦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此等家國,何愁不能夠變得強大起來呢?何愁不能夠一統這支離破碎的九州呢?

當然了,這個時期的人們即便是心中隱約有“一統九州”的概念,他們對未來的設想也不是“帝國”,而是如同“邦周”一樣的類似於合盟的“帝國”。

大大小小的封國圍繞著核心的“邦周”,只是將“邦周”換成了“邦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