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冀州刺史部 第六七章:陳諾修縣退大敵(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來膠著的戰場,因為陳諾人馬的殺到,一下子勝負立判。
陳諾以槍開路,使的是趙家槍法。
說起來,他現在手中所使的趙家槍法,比起京縣城外那會同張繡對敵時所耍的要精練純熟得多,更加上這些日子以來趙雪時不時的加以指導糾正,也已經完全達到了另一個境界。現在就連趙雪用槍,也無法在陳諾手中佔到絲毫的便宜。
也不知為何,在這段時間的練習中,陳諾雖然有不少的進步,但就是沒有什麼大的突破,感覺總有一口氣滯留在某個地方而不能出來。不過經過今晚的一場實戰,熱血催人奮進,也讓他一下子找到了某種感覺,一杆槍在他手上居然是揮灑自如,得心應手。
主將尚且如此拼命,更別說陳諾身後的那幫士兵了。他們在陳諾的帶領下左衝右突,殺得黃巾軍東奔西走,毫無抵擋之力。
而在陳諾左近的典韋,先前還是徒手殺敵,但敵人也是太多了,他於是拔戟而出,如雷霆一般揮灑而出,立即是死傷一片。
這一場廝殺一直延續到天明,等到日中時,東城外的黃巾賊基本上都被降伏。
或被殺,或投降,或逃走。
而其他各門的黃巾在提心吊膽了一個晚上後,也終於奔潰。
他們以訛傳訛,以為東城黃巾之所以大敗,不但是官軍的勇猛,更是得到了‘神獸’的相助,那更是不得了。本來那時鬼神之說就很盛行,聽得這些鬼話那就更加不敢對神靈不敬,不戰自走也不奇怪。而他們不知道這所謂的‘神獸’,不過是普通的牛群而已。
這一戰,俘獲車輛、器械、甲冑、武器、糧草無數,更是俘虜了黃巾軍達七八千之數。
陳諾粗略的統計了下,這些糧草雖然對於數萬的黃巾軍來說不夠半月之數,但對於他們來說,則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足可供全軍一年用糧。這些不算,單單武器、甲冑之類,就可再裝備數千士兵,至於其他,則更是堆滿了倉庫。
這下,不但兌現了他先前的諾言,將糧草還之於民,更充實了自己的武裝。
不過,陳諾現在最頭疼的是這夥黃巾。
這夥黃巾中老少婦孺皆有,其實真正能作戰的不過兩千餘人。陳諾將這兩千人再經過精挑細選,最後得了七八百人,正式納入自己的隊伍。本來他隊伍有卒一千餘人,加上修縣臨時召集的千名義勇兵,已達兩千多人了。但經過這些天以來的大戰,人數縮減到一千五六百。不過,如今加上這七八百號,也就達兩千三四百了。
當然,如果除去其中六七百的義勇兵,也還有一千六七百的人。
漢制,司馬領兵不過千人,以陳諾目前的人數,完全超過了這個標準。
要陳諾將這些得之不易的成果輕易放棄,他是萬萬不能的,那麼只有一點,向袁紹報捷,將事實擺到袁紹面前,看袁紹怎麼說?這袁紹在修縣被圍時是不肯發兵相救,也有意跟陳諾撇清關係,照說如今陳諾取得大的勝利了,也別管什麼袁紹不袁紹的,他既然見死不救,有了好處幹嘛還與他分享?部下們聽到陳諾想要將修縣的戰果報上去時,有的還很不理解,怕袁紹會再次從中作梗。但這次陳諾號準了袁紹的脈,這次袁紹必將不會跟先前那樣糊塗。
果不然,陳諾將修縣的戰果一旦報給袁紹,袁紹喜憂參半,立馬是召集眾文武,商議此事。
商議的結果是,不但將以前追回的修縣縣令的大印再次送給了陳諾,而且給了陳諾許多便宜。
雖然陳諾仍是別部司馬,但袁紹特意強調,陳諾的別部司馬與其他的別部司馬還有所不同,其不同點就是在領兵上。
也的別部司馬,職等校尉,但比營一級要低,卻又比部級要高,所以在領兵的數量上會有所寬裕,沒有太多限制。
雖然聽起來這個特權有點不倫不類,但好歹為他能夠擁有更多的兵馬治理和統御之權正了名,不會惹人的非議了。
當然,袁紹之所以這麼做,陳諾其實也能猜到一二。
他這麼做,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本來,在修縣事上,袁紹不發一兵理虧在先。他也是做了最壞的打算,哪怕賠上陳諾等人的性命,他也不想過早干涉。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他發兵是小,要是引得公孫瓚注意,棄黃巾而不顧轉而殺奔他來,那不是引火燒身嗎?
本來,他還以為修縣城小,陳諾部下人馬也及其有限,怕陳諾是不可能抵擋多長時間的,所以對於他,他已經決定完全棄之不顧了。
可他哪裡想到,如今陳諾不但保住了修縣,擊退了黃巾,還因此勢力一下子壯大了起來。
既然情況變了,他應付的策略自然跟著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