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冀州刺史部 第八章:亂世,以臣擇君(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需要回答。在小將驚愕且不容置疑的眼神裡,陳諾已經得到了答案。
看來,他的的確確就是那個史上蜀漢五虎將之一的趙雲!
他再也按捺住心裡的狂喜,撇下眾人,趕緊拉著趙雲到一旁說話去了。
“不知子龍賢弟這是要到哪裡去?”
他們找了塊石頭,並肩坐下,互通了年紀。陳諾知道趙雲比自己年紀略小,也就毫不客氣的以兄長自居。
趙雲倒也並不介意,樂意接受。
聽陳諾如此問,也並不隱瞞,跟陳諾老實說了:“然之兄,你也知道,如今天下早已經大亂,像我本郡常山,就經常遭到蛾賊餘孽的襲擾,都實在沒法生活下去了。
眼看著到處都是戰亂,官兵也保護不了我們,我們出於無奈,只好自己想辦法,在郡裡招募些年輕人,自己組織起了一支衛隊。我呢,因為學了一些微薄的武藝,被他們抬舉,做了他們的衛隊長。
只是,在這個亂世,依靠本郡那點力量是絕對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上面的肯定,才能獲得更大的支援。為此,我就帶著他們出來,希望投靠這樣一支可靠的勢力,一來可以保衛鄉里,二來可以繼續追討蛾賊餘孽,為民除害。”
“追討蛾賊,為民除害!”
如果記憶沒錯的話,“蛾賊”當是黃巾的別名,趙雲如此稱呼張角的這次大起義,可見趙雲其人對於黃巾的痛恨了。這也難怪,畢竟若不是黃巾擾亂其家鄉,也不可能逼迫趙雲遠走他鄉走上從軍這條路。
陳諾點了點頭:“子龍賢弟能有這個想法固然很好,只不知,賢弟打算投靠誰呢?”
趙雲想也不想,說道:“如今韓馥韓使君是朝廷所欽命的州牧大人,我身處冀州治下,自然是要去投靠他的。”
陳諾沒有立即接下話茬,心裡暗奇,他為什麼不選擇公孫瓚呢?歷史不是這樣的嗎?
陳諾想了一想,笑道:“賢弟既然是準備投靠韓使君,那自然是應該向南面,可我不明白,賢弟為何要向北呢?如果我記得沒錯,北面可是公孫瓚的地盤。賢弟這是……”
趙雲呵呵一笑:“然之兄是懷疑我要去投靠公孫瓚?”
陳諾瞥了他一眼,他笑起來皓齒微露,好看得緊,要不是他身為男子,只怕早被趙雲這一笑給傾倒了。
定了定神,陳諾跟著一笑,立即轉移話題:“如今的天下自從董卓挾帝遷都長安,諸侯盟會瓦解後,都是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在這樣亂世,兵馬糧草固然重要,但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依我看,目下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選擇一個好的東家,比什麼都重要。”
“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趙雲眼前一亮,仔細盯著陳諾看,好像是想從他這個說話人的嘴裡得到更多更大膽更新奇的理念。
陳諾沒有去看他,只是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當然,韓馥韓使君乃冀州州牧,一州之長,賢弟又身處冀州治下,能夠第一個想到他那最是正常不過。
只是賢弟你有沒有想過,冀州之長目前雖然是韓馥,可自從董卓遷都長安,袁紹東進,公孫瓚南來,如今的冀州就像是塊三明治,被人夾在中間……”
趙雲咳嗽一聲:“三明治?這是……”
陳諾知道漏嘴了,不慌不忙撿起一片樹葉,夾在雙掌中間:“你就當做是它。”
看趙雲點頭釋然,陳諾拿著樹葉跟趙雲又比劃了起來:“這片樹葉就好比是韓馥,是冀州,上面掌心是公孫瓚,下面是袁紹。可是冀州只有一個,袁紹想要,公孫瓚也想要,問題也就出來了。
雖然韓馥手上人馬也不少,文有諸如田豐、沮授,武有張郃、麴義,可他本身不過庸碌之輩,有人也不會用。別人且不說,麴義就是明顯例子。像他這樣出身西涼的將領,驍勇善戰,卻因為出身低微,與韓馥稍有嫌隙,就為韓馥所憎恨,以致反目成仇,弄得他不得不棄他而去投靠袁紹。
韓馥既非明智之人,又佔著冀州這麼大的地盤,誰不暗中覬覦?而韓馥雖然是名義使君,到底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要是袁紹、公孫瓚都來搶,只怕韓馥這個州牧位置就有點難保了。古人說得好,危邦不入,子龍賢弟當三思!”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趙雲又難得聽到了一句沒聽過的話,撫摸著槍桿,如有所悟,點頭讚歎:“然之兄說得好啊,那董卓惡賊當初就是仗恃著手底下有西涼兵,把其餘各路諸侯不放在眼裡,這才做出接下來那等大逆不道之事。先是廢立天子,接著又挾持天子西遷長安,把個天下攪得烏煙瘴氣,實在可惡!”
“董……”
陳諾也想義憤填膺口誅筆伐董卓一把,但董字出口,卓字未說,不知為何,他的腦袋就是一痛,一片空白。
趙雲看到陳諾異樣,想要攙扶詢問,陳諾笑了一聲,說:“沒事的,多行不義必自斃,董……遲早也會完蛋的。只是,剛才我說的,子龍賢弟可否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