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當如是也!”

“沒錯!一個王者就該擁有這樣的風範啊!”

“當年劉邦看到始皇帝也是因為這樣,才會成就日後的大漢帝國啊!”

“我真的太喜歡大帝這樣的王者了。”

“被大帝帥哭了啊。”

“成為王者就是要有捨我其誰的霸氣!”

“沒錯!王者不是聖人,不需要理想化,因為他們本就是臣民心中的理想!”

“慾望驅使人進步,沒有慾望的人只是傀儡罷了!”

“聖人?聖人都只能是王者的統治工具,王者才是古代國家的真正根基!”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當王者、一心當聖人的人,不是好的王者!”

“我現在知道為什麼卡美洛為什麼會亡國了。”

“Saber太理想化了,理想不存在現實之中。”

“卡美洛的覆滅也因此才會是註定的,因為作為王者之人並不合格。”

……

一時之間,大帝和Saber之間的風評瞬間調轉過來。

本來觀眾們還覺得Saber這樣的聖王確實是最好的統治者。

但是大帝這麼一說……

這讓觀眾們立刻就覺得他說的才是對的。

歷史上那些青史留名、成就豐功偉業的統治者,哪個不是慾望極大的。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明朝的太祖成祖,那個不是有著氣吞萬里如虎的慾望和氣概,才成就那讓人為之心潮澎湃的豐功偉業的。

沒有慾望的聖人皇帝,或許會讓國家安定,但卻絕對無法開疆拓土!

甚至有些極端片面的觀眾,因此開始覺得就是因為Saber自己過於理想化了,才會導致了古大不列顛的卡美洛王國覆滅!

作為王者,沒有極致的慾望,沒有強盛到極點的怒火,就不可能統御部下。

同時作為王者,就該有“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威嚴和手段。

像Saber這樣表現得如此清正廉潔,如此平易近人,也難怪莫德雷德和其他的騎士都敢造她的反了。

在這些觀眾們看來,開始將亡國的過錯都推到了Saber身上。

“不會是這樣的……”

然而李希還是堅信著Saber並沒有錯,Saber作為王者她並沒有錯。

好人是不該有錯的,不能因為一個人是好人,就怪他就是因為這樣才會被害。

受害者有害論這一套理論,本身立足點就不存在。

然而動畫裡Saber卻也開始動搖了。

“身為騎士精神代表的王……”

大帝伊斯坎達爾接著說道,“你所高舉的正義與理想也許確實拯救過國家與人民,但是啊,那些僅僅只是被拯救的人最終結局如何,你不會不知道吧?”

“你說……什麼……”

Saber卻真的回想起了那生前的一切,那在劍欄之戰堆積的屍體之上,她看到的那一切。

在她逐漸動搖的面容和目光中,大帝伊斯坎達爾不斷數落著她的不是——

“伱一直在拯救‘臣民’,而沒有‘指引’,不曾展現王的慾望,對迷茫的臣子置之不理……”

“就只是獨自一人保持著清高的態度,沉湎於看似漂亮的理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