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運鎮,是大運河沿線千百個小鎮中的一個,距離大名鼎鼎的臺兒莊只有不到二十公里。

小鎮環抱運河,背靠老狼山,黃光秀麗,民風淳樸。

雖然改革開發已經在全國上下搞的轟轟烈烈,但在這裡還看不到太多變化,河運鎮的老百姓還習慣於守著運河,按照老傳統過生活。

“劉大爺,買糧了?我幫您送回去。”

一個年輕人說著從劉老倔肩膀上接過米袋子,原本壓得劉老倔步履蹣跚的一袋米,在他手裡輕飄飄的彷彿沒有分量。

這個年輕人叫王運生,土生土長的河運鎮人,三年前當兵去了老山前線,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不到二年就回來了。

當兵之前,他就在運河上跑船,現在回來了他再次重操舊業,又守著那條他父親留下的小木船在運河上討營生。

具體為什麼提前退伍了,王運生對誰也不說,什麼時候談起這事他都是微微一笑算是了事。

有人說王運生是翻了錯誤被部隊遣送回來的,可是河運鎮的居民都不信,這小夥子從小就仁義,熱心腸,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犯錯誤。

幫劉老倔把米送回去,王運生掉頭往家走。

他家距離劉老倔家裡不遠,是小鎮老街上一間普通的老房子。房子不大,是兩間半的格局,左面一間是母親趙蘭香和妹妹王璐瑤住,中間半間是廚房,右面一間是王運生和大哥王解放住。

此時正是夏季,房子的門窗都是開著的,王運生還沒走到門前,就聽到母親趙蘭香和大哥王解放在說話,聽了幾句,他不禁停住了腳步。

“媽,我跟韓玲都戀愛這麼長時間,也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了,現在連個婚房都沒有,你就跟運生說,讓他搬出去吧。”

王解放說道。

“不行,這個家是你的,也是運生的,你讓他搬哪去?”趙蘭香斬釘截鐵地說道。

“媽,你讓運生出去租個房子不就行了。”

“不行,要租也是你租一個,本來你已經大學畢業,也上班了,結婚了就應該自己出去頂門過日子,還跟我們摻和什麼。”

“媽,你這麼說就不對了,忘了誰才是你的親兒子吧?”王解放不高興地說道。

趙蘭香聽到王解放這麼說,也放下了手裡切菜的菜刀,臉色一沉:“解放,做人要講良心,你怎麼能這麼說話?”

王解放脖子一橫,說道:“我怎麼不講良心了,本來就是,他跟我們家有什麼關係,我們養他二十幾年就不錯了,難道還要養他一輩子啊。”

趙蘭香氣的一拍切菜的案板,怒道:“王解放,運生爸是為了送你爸上醫院才死的,是我們家欠人家的,難道收養運生不應該嗎?”

王解放叫道:“要不是他爸太笨,把馬弄驚了,也不會出事故,我爸也不能死。”

事情要從十幾年前說起,當時王解放的父親王國慶高燒不退,趙蘭香找到王運生的父親王建國幫忙送把人送去醫院。

王建國二話不說,借了一輛馬車拉著王國慶急匆匆趕往醫院。可當時臨近年關,很多地方都在燃放鞭炮。馬車行進途中一個二踢腳恰好落到馬的蹄子底下炸響了,馬頓時驚了,再也控制不住,跟一輛解放汽車撞在一起。

王建國本可以跳車跑開,可是他為了救車上的王國慶,他拼命想拉住驚馬,最後驚馬沒拉住,兩個人全部死於這起事故。

那年王運生剛剛五歲,他母親生下他不久就走了,一直跟王建國兩個人相依為命。王建國死了,他就成了孤兒。

趙蘭香本性善良,同時也對王建國的死心存愧疚,就收養了王運生。

不過她本來就有兩個孩子,一個女人養著三個孩子很不容易,家裡日子過得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