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也拿著臉盆接了些涼水回來,兌上熱水,泡了個腳,泡去滿身疲憊,上床休息。

在這個沒有任何娛樂活動的年代中,人們大多早早休息。

有條件的家庭還能聽段收音機,打發一下無聊的夜晚時光,買不起收音機的家庭,晚上的娛樂生活只能是夫妻二人造小孩兒。

所以,這個年代裡每個家庭有三四個孩子司空見慣。

隔天高遠睡了個懶覺,睜開眼時家裡已經沒人了。

老爸去上班了。

照顧了他兩天的老媽一大早也回了鄉下。

小姑見他睡得沉,沒驚動他,給他留了張紙條,讓他睡醒後去廠裡找自己。

高遠起床,穿好衣服後去水池洗漱了一番,不出意外,沒看到劉嬸出來。

洗漱完,他回到屋裡,見桌子上有老媽特意給自己留的饅頭、稀粥和鹹菜條,他也不講究,坐下後就開吃。

填飽肚子後拎著鏟子和竹竿出了門。

先奔區紡織廠,用一根前進煙打通了門衛大爺的關係,順利見到小姑。

從小姑手裡接過一卷化纖線,高遠問道:“多少錢啊?”

高躍然推了他一把,說道:“走人吧你,多釣點魚啊,回頭也給我送幾條來。”

高遠也不跟她客氣了,笑著說道:“沒問題,等著吃魚吧您吶。”

說完就走,直奔後海,先按照老爸的指點挖了些蚯蚓,然後在後海北沿挑了個寬闊的水面開始鑿冰。

12月的京城特別寒冷,小風吹在臉上,跟刀割一般。

高遠費了半天勁才把厚厚的冰面鑿開了15、6公分。

額頭上見了汗,他的身子也暖和起來。

來之前,他又想起來一事兒,沒有鉛墜不行啊,於是便翻箱倒櫃找了一個螺絲母帶過來,綁在化纖線上充當鉛墜。

又把魚鉤繫好,把鏟子上的冰碴子清理了一下,放在冰窟窿邊上,往上一坐,掛上蚯蚓裹緊軍大衣,這才不緊不慢地將魚線投入到冰窟窿裡。

此時的水溫已經很低了,魚兒缺氧,有點氧氣灌進來,就會一窩蜂地朝窟窿眼這邊游過來。

高遠剛把線放進去,握進竹竿,就感覺到魚線繃緊了。

他雙手抓住竹竿猛地往上一提,很沉,確信這是中魚了。

魚兒在水裡拼命撲騰著。

高遠也跟它較起了勁,這個時候是不能硬往上拽的,越拽越容易脫鉤,得慢慢瘤,等遛得魚沒那麼大力氣後,再往上一提,就成了。

六七分鐘後,高遠感覺到魚兒沒多大勁了,果斷提竿,一條白鰱浮出水面。

他樂了,老爸說得對,運氣不錯,第一竿就中了條二斤多的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