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章 高考來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1977年的京城街頭,彷彿一幀幀老相片慢悠悠從高遠眼前閃過。
馬路不算寬闊,但車流稀少,腳踏車大軍堂而皇之地穿行在馬路中央。
街道兩旁是低矮的房屋,北新橋街道唯一的高大建築物是兩層的北新橋商場。
行人大多面帶菜色,那是因為吃不飽的緣故。
滿大街都是藍色、灰色、軍綠色,只有人民公安的白制服給馬路增添了一抹亮色。
高遠慢悠悠晃盪著往新開路衚衕的方向走,在衚衕口花五分錢買了個糖油餅邊走邊吃。
他不禁感嘆這個年代的物價真是便宜,在這個有錢都買不到東西的時代裡,買點啥都得用票。
比如說在國營飯店裡吃飯得用糧票,買塊布得用布票,買豬肉有肉票,買輛腳踏車得有工業券。
話說回來,用糧票換煙換酒,得看你跟供銷社的人關係到不到位。
像高遠這種淘出圈的傢伙,搞關係絕對是一把好手。
一個糖油餅啃完,也到家了。
他掏出鑰匙開了鎖,推門進了屋,先把爐蓋子開啟,用煤鉤子通了通爐渣,坐了一壺水後,才在三抽桌前坐下,拿出政治課本,繼續複習。
雖說記憶中那些題目至今清晰地印在腦海裡,但高遠也不敢肯定,自己的重生會不會引發蝴蝶效應,他不敢賭這輩子的考試題目和上輩子如出一轍。
上輩子他沒參加過高考,知道那些考題是因為在圖書館工作時閒著沒事情做偶然翻到了考卷,並仔細研究過。
當時他心說,這題目出得也太簡單了,我做也能被名校錄取。
接下來九天,高遠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複習功課中去,題目越做越得心應手。
偶爾還滿足一下父親好為人師的心理,挑選幾道難度較高的題目請教一下父親。
父親也耐心解答,掰開了揉碎了給他講解。
就連他的好哥們兒張大龍來找他出去玩,他都拒絕了。
在這種緊張的學習進度中,1977年的高考終於到來了。
12月9號晚上,聽了說兒子要參加高考的母親張雪梅也從延陵縣農村趕了回來。
張雪梅下廚包了頓白菜豬油渣的餃子,算是為兒子壯行。
次日一早,高遠早早起來。
吃過早飯後在父母一遍遍的叮囑下又檢查了准考證、鉛筆等考試用品是否帶全了。
臨出發前,高躍民鄭重其事將別在上衣兜裡的“英雄”牌鋼筆摘下來遞給他,拍了拍他的胳膊說道:“別緊張,調整好心態,正常發揮就行。”
高遠把鋼筆接過來放進口袋裡,抱了抱父親,又抱了抱母親,正色說道:“爸媽放心吧,我會好好發揮的。”
說完,毅然決然地轉身向外面走去。
蹬上父親的28大槓奔赴五中考點。
張雪梅的眼眶有點溼潤了,挽著丈夫的胳膊,她輕聲說道:“小遠這孩子,給我感覺突然就長大了。”
“是啊,小遠長大了,懂事了,這是好事兒,天大的好事兒。”高躍民也揉了揉鼻子。
五中考點門口人頭攢動。
高遠把腳踏車停好,上了鎖,打眼一瞧,考生們還真是……年齡差距巨大啊。
歲數大點的都三十好幾了,年齡小的是應屆畢業生。
其實這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