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山的孩子 第二章谷中深潭,潭底幽 洞(第1/2頁)
章節報錯
谷中深潭,潭底卻是又有一處神秘幽 洞。
水底洞穴內外連線山谷和幽 洞,幽 洞之內無一絲水汽,乾燥的很,就像是安置了古代大能煉製的避水寶珠,在水下自成一處獨立空間。
孟凡鑽出水面,衣服上的水珠迅速蒸發退去。
“好古怪的水下洞穴。”孟凡仰頭望去,整個幽 洞不過百平大小,洞頂卻是璨若星辰,雕刻著一顆顆代表著不同含義的神秘古星。其中就有孟凡熟知的幾顆古星。
“哦,這是貪狼星,這是北斗七星,這是紫薇星。這是我們祖星。咦,祖星怎麼如此黯淡。”
看完漫天星圖,孟凡注意到一面巨大的石刻。
這面石刻紋路蜿蜒曲折,卻又契合某種大道韻律。孟凡知道這間幽 洞無一絲水汽定與這面石刻有關。
這定是件寶貝。
可是這麼大的石刻自己如何撬下來帶走?
孟凡抓耳撓腮都想不出辦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共九條尾巴。”
既然帶不走,孟凡索性坐下來參悟,希望能從中獲得些古代傳承之類的。
石刻上雕畫著一隻四足九尾的神獸,其耳長似兔,嘴尖似狐,身形修長,卻透露出一股無上的霸氣,好像生來便是要做世間主宰。
他被這神獸畫像所吸引,不自覺地伸手摸去。
“哎呦。”
當摸到神獸嘴部,孟凡的手指被石刻劃破,流下一滴鮮血。
而那滴血恰好處於神獸嘴部正中,宛如畫龍點睛之筆,竟讓原本死氣沉沉的石刻像顯得栩栩如生,就欲跳脫出來。
一道白光閃過,刺得孟凡睜不開眼。
刺目白光一閃而逝,孟凡只覺得胸口溫熱,似乎有一頭活著的生物藏在自己的衣服之中。
他迅速扒拉開破舊的衣襟,將略有溫熱的古經書取出。
“咦,奇怪?經書怎會無端發熱。”孟凡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他將經書攤倒在地上,一頁一頁地翻看。
經書殘破不堪,有的書頁被人撕去一角,有的書頁被蟲蛀下幾個洞。但即便是這樣族長爺爺依舊把它當做寶,天天放在祠堂裡供著,生怕丟了去。也就在三年前,孟凡七歲生日那天,他偷偷將一本包裝極像的雜書與古經書調換,偷樑換柱,終於竊得自己窺伺已久的經書。
每每想起當晚的壯舉,他還津津樂道,美其名曰:竊書。
倒是三年過去了,族長爺爺不曾發現古經書被竊,孟凡也將經書翻得爛熟,除卻中間一部分粘在一起的書頁外,整本書可謂是倒背如流。
再次翻開古經書,那種對於外界蒼茫大地的無限嚮往之感久久不能釋懷。
古經書並非全是關於天地、道法、秩序、規則的文字介紹,還摻雜了大量生動有趣的圖畫。其中有兩位白鬚老者跏趺而坐於一碧如洗的萬里長空,以一座座高山大脈為棋子,一人持黑子,一人持白子,在大洋化作的棋盤上互相廝殺。舉手投足間搬山移海,日轉星移。
還有一幅幅頭戴帝冠的肖像畫,栩栩如生。
還有手持方天畫戟的神秘男子與一頭口吐魔火、足生十指的睚眥巨獸大戰的畫面。
......
孟凡一頁一頁地仔細翻看,而年輕人的那份萬丈豪情在心中激盪,久久不能散去。
突然孟凡輕籲一聲。
“咦?這頁曾經不是張白紙嗎,怎麼有畫了?”
古經書中留有一些空白頁,似乎是原作者希望後世之人能補充進去,完善經書。
疑惑地看著這張書頁,他明確記得這頁曾經是張白紙,可是現在竟然出現了一幅九尾狐狸的肖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