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短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座椅上的雕紋,那是條張牙舞爪的蟠龍。

李儒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岳父英明,關外諸侯來勢洶洶,確該親征以振軍心。”

說著,袖中滑落一卷竹簡,那是方才收到的密報,密密麻麻記載著參加會盟的名單。

翌日,董卓披甲上馬,二十萬大軍已在洛陽城外列陣。

金甲在驕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長槊上乾涸的血跡訴說著這位出身遊俠,卻位至太師的涼州漢子一路走來的故事。

西涼鐵騎的馬蹄聲震得城牆簌簌落土,飛熊軍的重甲在朝陽下泛著血光。

呂布的赤兔馬不耐煩地打著響鼻,方天畫戟的月牙刃上凝結著晨露。

李儒策馬跟在董卓身側,目光掃過佇列中的將領,有戰神呂布,有四大校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

有五大中郎將(牛輔、董越、段煨、胡珍、徐榮),有八健將(張遼、臧霸、宋憲、魏續、郝萌、曹性、成廉、侯成)等人。

大軍開拔時,董卓忽然回頭望了眼洛陽城。

德陽殿的飛簷在晨霧中若隱若現,恍若一頭蟄伏的巨獸。

他不知為何,想起了當年在涼州時養過的一頭狼,那畜生最後咬斷了他的手指。

“加快行軍!”

董卓的吼聲驚飛了城頭的烏鴉,大軍踏過護城河,他彷彿聽見了歷史的車輪在吱呀作響。

洛陽城頭的“董”字大旗正在風中獵獵作響,無人知曉的角落裡,董卓昨夜命人占卜卦象的一文銅錢,在微風的吹拂下,悄悄翻了個面。

而千里之外的襄陽隆中,某個少年農夫剛剛放下鋤頭,對著《梁父吟》發呆。

至此,歷史的長河打了個旋,一個少年的命運正悄悄撬動齒輪。

…………

另一邊,濟北相鮑信貪功,見孫堅、公孫瓚為前部,兵強馬壯,而汜水關馳援未到,守備空虛,怕二人搶了頭功。

遂派弟鮑忠,領馬步三千,抄小路去汜水關破敵。

華雄突引五百鐵騎,飛下關來迎戰。

當鮑忠的三千兵馬在汜水關下化作血泥時,陳遠正躲在軍陣後排,雙腿抖得像篩糠。

他眼睜睜看著華雄的大刀劈開鮑忠的鎧甲,就像劈開一塊豆腐。

那聲“賊將休走”的吼聲,震得他懷裡的碎銀叮噹作響,那是他今早從亂軍中撿來的。

孫堅、公孫瓚眼看著華雄割了鮑忠首級挑在刀尖嬉笑,勃然大怒,衝至關下廝殺起來。

兩方人馬短兵相接,霎那間喊聲震天,血肉橫飛。

陳遠握著木槍的手在發抖,槍桿上的木刺扎進掌心也渾然不覺。

眼前刀光劍影中,一個西涼兵的面容格外清晰,那是個與他年紀相仿的少年,唇上剛冒出絨毛,眼中卻閃著野獸般的兇光。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