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和虞寧在旁圍觀,都是笑著看熱鬧,說兩句謝遇棠的風涼話也就罷了。

一番開場的話過後,杯酒漸漸熱絡。

沈拓照例,端起酒盞給旁邊的謝太后敬酒。

每次宮宴若有太后出席,沈拓必定是要給太后敬酒的。

他與太后雖然只是表面母子,但面子肯定是要給的,禮數恭敬些,讓文官武將們挑不出錯。

謝太后回敬一杯酒,緩緩說,“聽說陛下今日抱了永寧侯府的小孫女玩,此前從未看過陛下親近這般大的小娃娃,如今這是……陛下若是喜歡小孩,不如讓禮部擬了一份秀女名單過來,挑選幾位品行端正性子溫柔的世家女子進宮,好為陛下延綿子嗣,開枝散葉呀。”

“那小孩看著可愛便逗了逗,沒什麼別的意思,選秀之事不急,兒臣心中自有考量。”

沈拓向來如此,提到選秀就一口回絕,不會委婉應付,一點不給面子。

謝太后也是隨口一提,見沈拓還是老樣子也就不說了。

又不是親生的兒子,他有沒有皇子公子跟她沒什麼關係,謝太后不在意,反正宗室裡的孩子多得很,實在沒有皇嗣過繼一個也可以。

以前謝太后總想送個謝家的女兒進宮,穩固一下謝家地位,但沈拓不近女色,不僅不要謝家的女兒,只要是女子他都不要,他眼中有皇位,有權力,有天下,卻唯獨沒有情愛。

這樣冷心冷肺的人,就算將謝家女安排到宮裡伴駕也是沒什麼用的,久而久之謝太后就歇了送人進宮的心思。

近些年來謝太后與養子關係越發冷淡,有時候連表面和諧都維持不住,兩句話過後,話就說盡了。

宴席過半,天子與太后紛紛退席,這席上的人立馬放鬆了許多,相熟的彼此開始推杯換盞,專心品嚐佳餚,沒一會,宴上紛紛擾擾,人聲喧鬧。

太和行宮畢竟不是皇宮裡,山上不用守著禁中的規矩,難得鬆懈。

宴後,太后娘娘宣了虞寧和虞小寶去營帳中說話,霍氏林氏兩位夫人,還有謝挽瑜謝妤華等人都跟著一起。

太后娘娘半生榮華,雍容威嚴,不常與小輩們說話,但畢竟年紀大了,總想多看看家裡的晚輩們,和小輩們說說話,看謝家好好的,她也就舒心一些。

好歹她活著一日,能多庇護謝家一日。

謝太后第一次見虞小寶。

這是謝家新一代裡唯一的孩子,雖然只是個外孫女,但也能聊表慰藉。

虞小寶得了許多賞賜,小孩子對喜愛之情表達地很明顯,她喜歡祖姑母送她的禮物,臉上的笑都停不下來。

長輩們在一起難免聊到孩子們的婚事,霍氏膝下二字二女,如今四個孩子都過了可以成婚的年紀,但卻只有長子成婚了,剩下的三個都沒有婚嫁。

謝太后和霍氏話家常,從霍氏的長子謝遇瑾說到了最小的謝遇棠。

永寧侯府世子謝遇瑾如今在邊疆熬資歷,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京,他娶了一位皇室宗女為妻,夫妻兩人分居兩地,一個在邊疆,一個在郡主府,感情不好,也沒有孩子。

謝挽瑜年過二十,但卻是個倔脾氣,說什麼不願嫁人,一心只有官場沉浮,最小的謝遇棠沒定性,成日招貓逗狗的,與謝遇恪混在一起,在京中也是頗有名氣的紈絝子弟。

在婚事上有些盼頭的,只有剛認回來的虞寧,正好霍氏有為虞寧招贅的想法,與謝太后說了之後,謝太后當即表明,只要侄女有喜歡的,她便為虞寧賜婚添妝,為侄女好好操辦一場。

結果這話說了沒幾日,一個不錯的人選便送上門來。

秋獵這幾日,陸家夫人有意與霍氏套近乎,有意無意地說起了自家兒子陸承驍。

再加上陸承驍總是在虞寧眼前晃悠,多番向謝遇棠打聽虞寧,霍氏這便知道了陸家這位公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