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起名(第1/3頁)
章節報錯
虞寧眉眼明亮,笑得沒心沒肺,“當然是……死了。”
“嗯,對,他早就死了。”
虞寧輕輕嘆息,垂下眼睛,語氣悽婉,“我們在邊疆的清河縣成婚,婚後沒多久就趕上戰亂,度日艱難,夫君身體孱弱,沒多久就去了,我便去了青雲城定居,獨自生下了女兒……”
霍氏越聽越心痛,連忙握住女兒的手,安慰道:“我兒受苦了,都是為孃的錯,沒有看顧好你,才讓你半生顛沛流離。
斯人已逝,這些傷心事就莫要再想了,以後你就在娘身邊,娘會好生照料你和外孫女,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一切有娘,你且放寬心就好。”
騙了霍氏幾句,虞寧有些郝然,補充道:“其實不算苦,我會些餬口的手藝,也是能養活自己的,這幾年都安安穩穩過來了。”
餬口的手藝是指在鏢局押鏢,或者接一些富商身側看守保護之類的差事,她身手不錯,算是能掙銀子的。
虞寧粗通文墨,能識字就不錯了,女兒家的手藝她都不會,最擅長舞刀弄槍,有一身不俗的拳腳功夫,所以只能以此掙錢了。
霍氏的眼裡還是有幾分淚意,夾雜著愧疚和疼惜,儘管虞寧反覆強調她活的還不錯,但在霍氏眼裡,這樣的日子實在是苦了女兒了。
她的女兒生來就是高門貴女,有父母愛護,有兄姐支撐門庭,理應受盡寵愛,如珠似寶風風光光地過完這一生,誰知……
堂下眾人都是生在高門大戶的女眷,都是有些眼力見在身上的,大家見霍氏面露疲憊之色,一顆心全在三姑娘身上,也都不打攪了,熱熱鬧鬧說了一些安慰話就散了。
霍氏給虞寧安排的院子就在主院隔壁,名為昶歡閣。
昶歡閣極大,明明只是一處給晚輩居住的院落,卻設有前院與後院,儼然一個三進的奢華別院,假山池塘,亭臺樓閣,無一不精,無一不巧。
再加上霍氏真心實意的愛護,家人和善,本來沒有認親實感的虞寧態度漸漸軟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人的存在。
可能真的是血脈在其中作祟,相處不過幾日,母女二人越發親近。
“這幾日,娘一直沒聽過你叫小寶的大名,我想著去明德寺為你和小寶求福份,請寶華大師賜福,不知小寶的大名和八字是什麼,我拿著去寺裡一趟,也是為我自己還願了。”霍氏手持白玉素鬥筆,坐在紫檀雕花羅漢床上,在矮桌前寫字。
“這個……小寶起先是乳名,後來我懶得另想,就當大名用了。”虞寧從一堆點心中抬起頭來,乾笑兩聲,有些心虛,
她從出生起就管女兒叫小寶,想著當乳名,後來叫慣了便覺得虞小寶這個名也挺好,就沒費心思取名了。
說起來,她這個當孃的好像是有點不用心了。
“慢點吃,都是你的。”霍氏放下手裡的筆,拿著帕子給女兒擦了擦唇角,眼中滿是笑意,提議道:“如此正好,不如寧兒和小寶隨我去明德寺一趟,請寶華大師給小寶取個大名如何?”
“好呀好呀,大師賜的名定是福氣滿滿。”
*
說去就去,翌日天清氣朗,萬里無雲,永寧候的馬車乘著幾位女眷往明德寺去。
百年古剎,香火不絕,常有高人大師坐鎮於此。
高大巍峨的主殿就在眼前,霍氏與虞寧緩緩往裡面走,李嬤嬤牽著虞小寶走在其後,隨行的還有霍氏身邊的四位大丫鬟。
在主殿上香後,母女倆帶著虞小寶去後殿見寶華大師。
“這孩子只有乳名,未曾起過大名,今日帶來與大師見一見,是想請大師為期賜名,沾沾福氣,望今生平安順遂,得佛祖庇佑。”霍氏領著小寶走上前幾步,將其帶到寶華大師面前。
寶華大師是明德寺的主持,也是大鄴有名的得道高僧,批命出奇的準,民間常有人說,寶華大師已經得了仙緣,能看透來世今生呢。
“這娃娃生的好,來,再走近幾步,讓貧僧好好看看。”寶華大師慈眉善目,對虞小寶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