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重生了(第5/5頁)
章節報錯
這段路走完,就到了最危險的大沙溝邊。整個這條大沙溝有二十來米寬,十來米深。
一條七彎八拐的羊腸山道慢慢地由這邊的山樑彎到溝底,有些地方的路段足足有六十度的坡度,負重走下坡路很容易踩滑。
吳尚榮揹著鉛塊一樣沉重的草,來到大沙溝這邊的山樑上,把打杵放在背架下方,讓重量大部分支撐在那根立木上。
這樣,他的肩頭才輕鬆了起來。
這個過程叫息氣,也稱為打一杵。
目的是讓全身放鬆一下,重新恢復體力。
吳尚榮這一次息了足足有五分鐘的氣,他必須要養足精神,鉚著勁,才能揹著這背草順利地穿越最危險的大沙溝地段,走到對面那道山樑上。
開始下坡了。吳尚榮今天穿的是一雙新的草鞋,在逐漸恢復了的這一世的記憶中,他記得是發高燒的前一天下雨沒有事做,他抱著梭草去二叔家,給二叔學了半天編草鞋的技術後,二叔給他開好了頭,他自己編織的。
雖然沒有二叔他們編織的草鞋好看,但穿在腳上還是很防滑。
只是,他上山時穿的是舊草鞋,草割完後,發現舊草鞋已經磨穿了,才換的這雙新草鞋。
這雙新草鞋的後面沒有用木錘錘打夠,不很柔軟。腳後跟那裡沒走多遠就被堅硬的草鞋後跟邊緣磨起了血泡。
這就是鄉人的說的草鞋打腳……
不一會兒,血泡破了,腳後跟鑽心地痛。
血沿著腳後跟流下來,浸溼了草鞋的後面。
要是走在石板路上或者是走在後世的寬厰的水泥大道上,那就是一步一個血腳印,看著確實讓人心酸。
如果這樣的情景被後世九O後的父母看見,自己十一二歲的孩子的腳被鞋磨破了腳,走在路上一步一個血印,那不知道有多心疼。
父母鐵定走過去:“么兒,痛死你了吧。來,爸爸媽媽揹著你走。”
但這個年代的農家子弟,半數以上是這樣長大的。
吳尚榮忍著雙腳的疼痛,揹著草向溝心下面走過去。
每向下移動一步,右手就用打杵杵在地上,站穩了腳步後再移動到下一步。
這一情景不禁讓人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校園歌曲:“蝸牛揹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只是蝸牛是揹著沉重的殼往上爬,他是揹著沉重的草往下移……
火辣辣的太陽照在臉上,曬得他那張幼嫩的臉通紅,豆大的汗珠由額頭順著臉成串成股地往下流。
這哪裡是在背草?這分明是揹著沉重的生活重擔,在瀕臨死亡深淵的地方艱難地前行。
稍有不慎跌進深淵,將萬劫不復啊……
吳尚榮十分小心地慢慢移動雙腳,右手緊緊地支撐在打杵上,走完了這段最難走的下坡路。
轉彎了,臉朝上方的土壁時,要稍微好走一些。因為,這時可以用雙手握著打杵,把打杵支撐在土砍上往下移動。
雙手握著打杵,身體自然要穩固得多。身體借用打杵的支撐力,走起路來也要省力一些。
費盡千難萬險,忍著腳後跟磨破帶來的疼痛,吳尚榮終於走過了這段最陡、最危險的陡坡。
這時,他幾乎要虛脫了。真想在溝心打一杵,喘一口氣。
但是,這時他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允許。
如果有牛羊在上面的山坡上吃草,溝心裡的人隨時有被飛石滾落下來砸傷砸死的可能。
還得堅持一會兒,走出大沙溝,走到山樑上,才能把草放下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