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終究是於事無補,兩人被麻繩捆縛著,如同兩口肥豬被拖到了夷人們之中。

經過這一戰,剩下的夷人只有三名,他們的眼神充滿了恍惚。

趙懷安嘆了一口氣,明白這些人終究不適合成為武士。

但……

他們要像個男人。

想著,趙懷安將他們兩個吐蕃人扔在了地上,對三個夷人道:

“這是殺你們同伴的兇手,拿起你們的刀,殺了他們!”

回應趙懷安的只有兩雙茫然的眼睛,他們聽不懂趙懷安在說什麼,但剩下的一個卻直撲吐蕃人。

他像是一條鬣狗,用短刀瘋狂地捅刺著吐蕃人的胸口,這個吐蕃人缺氧窒息,雙眼如同上岸的死魚,咕咕低吼。

殺完一人後,這名夷人又向另外一個撲倒,但被趙懷安一腳踹到了一邊。

也不管這人聽不聽得懂,趙懷安對這個瘋狂的夷人,一字一句:

“我說了,這是殺你們同伴的兇手,不是你一個人的,現在將刀丟給他們兩個。”

此時阿奇墨已經忍住悲痛,走過來對他們三個翻譯。

那個眼神瘋狂的夷人畏懼地看著趙懷安,將短刀放在地上,低伏著頭。

而另外兩個夷人聽了阿奇墨的話,顫抖著握著短刀,對著剩下的那個吐蕃人,瘋狂捅刺,彷佛要將自己的懦弱洗乾淨。

邊上的老墨這個時候悄聲對趙懷安道:

“恩主,那個叫阿離郞,那個死的是他兄長。”

趙懷安瞅了一眼那個叫阿離郞的小子,有心收他,於是就問老墨:

“你去問問他,願不願意入我門下,進我義社。”

老墨點頭,跑過去耳附一頓。

隨後那個叫阿離郞的少年夷人,看了一眼兄長的屍體,毫不猶豫地對趙懷安磕頭,邊磕邊說著夷語。

老墨給趙懷安翻譯:

“他說自己本就有心拜恩主你為師,說大山裡最厲害的勇士也不如恩主你,但之前他兄長不同意,要帶他回寨子。”

趙懷安點了點頭,對老墨道:

“告訴這個少年,他以後叫叫王離,讓他好好跟著我學。”

說完趙懷安就走了。

而看到趙懷安走後,剩下的兩個夷人正張口要說什麼,最後還是沉默了。

趙懷安其實看到了,也許這兩個夷人也想拜他門下,也想進義社,但對不起,不是他們想不想的事,而是他趙懷安不收。

其實剛剛的事情,趙懷安很容易就分析出了當時的情況。

在襲營的時候,他就下令,行動時必須兩人一組,而這兩個死的夷人是從不同帳篷裡抬出來的,這意味著他們兩個的同伴是拋棄他們逃了出去的。

而趙懷安在看到那兩個夷人的刀上,竟然一點血都沒沾,那情況還不清楚嗎?

當然,真實的情況是不是趙懷安分析的那樣,也不一定,但趙懷安無所謂,心裡有這個成見在,也不願意收。

再且說了,他現在的門徒含夷量太高了,不論是從自身安全還是從制衡的角度,都不宜再收夷人。

不過這些話趙懷安一句都沒說,甚至對那兩個夷人的態度都沒有絲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