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娘,我們大了,你看我都能掙錢了,以後等我和哥哥發財了,讓你吃肉吃大米白麵饅頭。”明顯趙大川比趙大山嘴甜會話,一番話的,趙大娘差點淚目。

一家人吃完晚飯,早早歇下,明大山大川還要去碼頭。而她和雨還要先把家搬過去,不能一直住黃家這裡,他家一大家子還鋪陳不開呢。

第二一早,趙大山和趙大川走後,趙大娘和趙雨把東西收拾好,準備上午就搬過去。

東西確實也少,兩個包裹,裹著幾件衣服,一個大包裡裹著家裡唯一的一條薄被子。幾件從趙莊老屋裡扒拉出來的農具,切菜的刀,煮飯的鍋,晚上撒尿用的馬桶……

黃豆和黃梨也過來湊熱鬧,一人幫忙拿了一個裝衣服的包裹。一行人熱熱鬧鬧連帶笑,就走到了趙家新租的宅子。

這棟宅子靠南山碼頭,一溜青磚烏瓦,一共十二家。房屋院牆相連,一家一個院子,隻隔一道牆頭,門口一條石板路,這樣的一片房子在整個南山鎮都算是首屈一指。

原本是黃老漢當初的東家錢大富建的,給自己手下跑船人拖家帶口住的,能住在這條街的,都是錢家多年得力的助手。

那年出海,錢大富和兩個兄弟死在了海上,黃老漢背著十二歲的東家逃了回來,東家嚇得有點痴痴呆呆,錢家就敗了大半。

這片房子,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到兩個,在這次事件中逝去的親人。錢家又賠了一筆銀錢,這些房子也就沒收回來,都留給了船工們留下的孤兒寡母。

趙家租的房子在這條巷子進去第二家,原本是一家姓李的人家住著,家裡老爺子是給錢家掌舵的二師傅,老爺子死了,老婆子就帶著二個兒子在這裡生活。

今年,兩個兒子在府城開了鋪子,買了房就思量著把住南山鎮的老孃接去享福。這裡房子卻捨不得賣,畢竟是老爺子一條命換來的,就給租了出去。

家裡也沒什麼可收拾的,傢俱東西都有,等於是拎包就可入住。趙雨拉著黃豆的手,黃豆又拉著黃梨的手,三個人排成一排往碼頭走去。

南山碼頭很熱鬧,河裡都是大船,岸邊是一片很開闊的沙石地,即使下雨也不泥濘。

沙石地外圍麵對麵建了兩排高大寬敞的倉庫,南麵甲字號1號——0號倉。北麵乙字號1號——0號倉。

這四十個大倉庫,現在南邊甲字號倉庫屬於南山鎮錢家,二十多年前,錢家在南山鎮是首屈一指的富戶,無人能比肩。

乙字號後十間屬於宋家,另外十間被其它姓氏分走了。

剛建碼頭,錢家是當地的土財主,碼頭的土地就屬於他家。錢大富的爹是個很精明的老頭,碼頭還未開建,他就在碼頭附近建起了四十座高倉大庫。

雖然後麵陸續有人建了一部分倉庫,但都屬於打鬧。

錢大富隨大船出海,出了事,錢家元氣大傷。錢大富的媳婦宋蘭娘,隻能拿出其中乙字號十個倉庫賣給了當時孃家宋家,要知道這十個倉庫,並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的,多少人虎視眈眈。

宋蘭娘一心想著危難時刻,孃家能幫她孤兒寡母一把,結果宋家拿到十座南山碼頭乙字號倉庫,並不滿足,竟然又想把另外十個乙字號倉庫,加上甲字號二十個倉庫一起佔為己有。

人在最脆弱的時候,背後捅刀子的隻能是最信賴的親人。

宋蘭娘大怒,站在南山碼頭甲字號倉庫前,一剪刀剪了長發,還親於父母,從此錢宋兩家斷絕親緣,永世不許通婚。

最終,宋蘭娘替錢家保住了甲字號二十個倉庫,而乙字號另外十個卻沒保住,也沒有被宋家得去,而是便宜了旁姓,隻能兩敗俱傷!

站在碼頭,三個丫頭先看見趙大川,他在幫忙收貨,都是一些件,或者是細致的活。十三歲,還是一個學生呢,就要開始養家餬口了。

趙大川看見妹妹和黃豆,連忙走過來:“雨,黃豆,東西搬好了嗎?”

“搬好了,二哥,你從這邊過去,巷口第二家。”趙雨指著青石巷到。

“好,你們去別處玩吧,這裡人多,心擠到碰到。”趙大川伸手摸了摸頭,從兜裡摸出二個銅錢遞給趙雨:“去吧,給黃豆和黃梨買點糖果。”

“大川,快點過來,陪張老闆去甲字五號倉點一下貨。”遠遠有一個穿長衫的老者往這邊喊道。

“哎,來了。”趙大川一邊答應,一邊把兩個銅錢塞雨手裡:“你們買了糖,趕緊回家去。”

“知道啦。”雨舉起手裡的錢:“豆豆,走,去找大哥去。”

黃豆覺得,閑著也是閑著,走就走吧。趙雨拉著黃豆往碼頭另一邊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