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喝藥吃雞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裡也住了人,柴火挪到院牆一邊,靠大屋這邊順牆鋪了稻草,睡著黃家溝的老弱病殘。
院牆外麵也搭了一溜棚子,住著黃家溝的鄉親。隻有通向集市的那麵圍牆沒有搭棚子,實在是黃老四還指望著做生意。
黃家一大家子吃飯燒水,再加上大部分遭災的人流入鎮上,黃家飯館的生意竟然是忙不過來,每灶裡的火都沒熄過。
運氣好的,有熟人親戚的,還能找個屋子安穩睡覺吃飯。哪怕是堵圍牆,搭個棚子,也能避避風雨。
而那些無家可歸,無親可依靠的,隻能在鎮外荒地搭個棚子棲身。不下雨的時候,棚子外是泥水,棚子裡也是泥水。
下雨的時候,棚子裡雨,棚子外大雨。雨下大了,睡到半夜棚子能被吹塌。隻能半夜再冒著雨把棚子支起來,一家人抱在一起瑟瑟發抖。
這還是好的,最慘的是失去親人的,一家留下孤兒寡母的,或者隻剩下老弱病殘的。
住的人多,矛盾也多,吵鬧聲不斷。
黃豆出來,站在大門口屋簷下,就看見有孩童在棚子裡打架,大人也不管,打得狠了才過去拖過來,一人屁股拍幾巴掌。
黃大伯和黃四叔在院子裡清理排水溝,人多,汙水多,又下雨,院子裡都積上了水。
一邊清理,一邊和院子外喊話,應該是黃二伯和黃老三在外麵清理排水溝。
一個婦人站在灶房門口和四嬸話:“狗蛋他四嬸,你,我們也是本家,又不遠。房子我們就不爭了,你就把灶房給我挪挪晚上我娘幾個住,我保證不耽誤你做生意。”
這個婦人黃豆認識,是五爺爺家的三伯孃。五爺爺和七爺爺是親兄弟,和黃老漢是還沒出五服的堂兄弟。他家兄弟七人,現在活下來的隻有五爺爺和七爺爺。
五爺爺家四個兒子,四個兒子生了十一個孫子,七個孫女,下麵還有重孫。
五奶奶死後,五爺爺就分了家,不分不行,家裡雞飛狗跳。五爺爺跟著大兒子過,大兒子家孫子都娶了媳婦。
分家那年,大兒媳婦死了,過後沒兩年,大兒子在山上砍樹,又被砸死了。兄弟幾個也分了家,五爺爺就跟著大孫子住。
大兒子家四個兒子,二兒子和四兒子的時候去渠道河裡遊泳,淹死了,一起淹死的還有二兒子家的一個兒子。
二兒子還沒分家就死了,二兒媳婦跟著剩下的一個兒子過,也算不錯。
兒子找了個嶽父是打漁的,兒子就跟著嶽父一家打漁,前幾年船翻了,兒子被砸到水裡就沒上來,兒媳婦就帶著兩個兒子搬到了孃家村子裡住了。
要全家最全乎的就是三兒子家,三堂伯和三堂伯孃生了三個兒子三個閨女。最的閨女都嫁出門了,家裡還沒分家。
三堂伯孃一閑了就五爺爺不好,他活久了,給兒孫壽元都搶走了。四個兒子,死了三個,十一個孫子死了三個,走了兩個。
其實村裡人都知道,主要是三堂伯孃嫌棄五爺爺吃她家糧了。五爺爺雖然住大孫子家,但是吃糧是要四個兒子家平均攤的。
兒媳婦已經搬走了,就每年過年送點銀錢過來,這三家就給糧。
三堂伯孃跟黃奶奶差不多大,是個摳搜出了名的人,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出門從不空手,哪怕去你家實在沒東西拿,拿跟柴火棍子回家也好,起碼能燒鍋!
家裡三個兒子,三房媳婦每輪著做飯,兒媳婦做飯取糧取油都是要找三堂伯孃拿,每都是定好的數量,多一點沒有,少點很正常。
用黃奶奶話:“這是一個仔細的人,一個銅錢掉地上,那也是要八麵生灰的主。”
黃豆看四嬸已經招架不住,連忙拍拍黃桃的胳膊:“喊四嬸過來,我要吃藥。”
其實,黃豆的藥都是黃桃熬的,根本不用四嬸過手,不過黃豆是想給四嬸找個藉口。
不是灶房不能給她家睡,關鍵院牆邊搭棚子睡的都是黃家本家,換寡不換均,四嬸不能開這個口子,家裡確實沒房了。
東廂兩間和灶房那是要做生意的,起早帶晚,住了外人就不方便,所以,絕對不能讓人住進去。
“四嬸,豆豆醒了,你給豆豆的藥放哪了,爺爺出去的時候等豆豆醒再煎一碗給她喝,好的快。”黃桃聲音清脆地響起。
黃四嬸一聽,連忙答應:“哎,豆豆醒了,藥在東屋,等著,四嬸給你拿個雞蛋過去。”著黃四嬸進了灶房,拿了一個雞蛋出來,向堂屋走來。
“豆豆,你趕緊進屋,外麵濕氣大,心受涼,讓你姐熬藥的時候把這個雞蛋煮了,喝藥的時候過過嘴。”
著,黃四嬸和黃桃黃豆順勢進了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