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沒話,回家叫黃桃準備麵粉,準備包生煎包。

漲好的粉絲,切碎的蔥薑,調好的肥多瘦肉少的豬肉餡,一大勺熬好的豬油。

包好包子,一個一個放到鍋裡用油煎,撒上芝麻,出鍋後,香氣撲鼻,老叔嘴被生煎包堵住了。黃老漢第二就去鎮上,讓黃老四去定製平底大鍋。

中午有快餐,店裡每日隻做三四樣當季蔬菜,麻婆豆腐,紅燒雞塊,蘿卜肉丸子,魚。

原本老叔還加個紅燒肉,黃豆拒絕了,成本太高,她定位的是薄利多銷,不過紅燒肉一個星期可以做一次,定時定量。

晚上,和早上沒什麼區別,包子饅頭稀飯生煎包,不過有客人要炒菜也可以,單獨點,沒有中午的快餐。

黃豆才五歲,但是備不住她點子多。加上做菜手藝好的黃桃,勤快穩重的黃米,姐妹三人簡直成了四嬸的左膀右臂加一個大腦。

第一,開業大吉,生意不錯,得虧黃豆的宣傳,她請老叔私塾裡的同學給寫了六十張廣告單,代價就是一人兩個生煎包。

二十張發給鎮附近的人家,二十張發給集市上的攤販,二十張發到了碼頭。

隔幾家一張,圖文並茂,不識字也能大致看明白。憑單子可以免費領一份生煎包,四個,任何日期都有效。

很想多發點,關鍵紙張太貴,真心宣傳不起!

每次逢集的時候,黃家三個嫂嫂就輪換著,早早起來,趕去鎮子上給老四家的幫忙。平時,就黃老四媳婦杜氏和仍然住西廂的張大嫂忙活。

房子買了,張大嫂也沒搬走,每給黃老四家的幫幫忙打打下手,房租免了,每個月還能得幾個錢,都覺得劃算,皆大歡喜。

四丫頭黃梨也斷了奶,和哥哥黃德禮都送回來給黃奶奶看管著。

黃德禮晚上和老叔睡一張床,第一晚就把老叔的半邊床都給尿濕了,氣得老叔黃寶貴一大早跑黃豆家,死活賴著不肯回家。

就這樣,老叔住進了黃豆家,晚上和黃德磊擠一張床。

倆人雖然輩分不同,年齡卻相仿,從一起長大,黃德磊又大老叔一歲,自然是做什麼都讓著老叔。老叔住了幾,覺得樂不思蜀起來,索性把衣服鋪蓋都搬了過來。

而三歲的黃德禮卻不能一個人睡,黃老漢和黃奶奶晚上帶著一個剛斷奶的奶娃,又要顧著黃德禮。沒兩,黃奶奶就覺得頭暈目眩,病了!

黃老四聽趕集的鄉親娘病了,惱得直捶自己的頭,都是他,兩個孩子丟給娘看管,娘才累病倒了。

兩口子慌慌張張趕回家,看見娘躺在床上,二嫂在邊上伺候著。爹去地裡了,兩個孩子一個被大嫂帶回了家,一個被三嫂抱走了。

黃老漢看見四兒子兩口子丟下工作和鋪子趕回來,就變臉了,也不留他們吃飯,催著他們趕緊回去。

“孩子們,你嫂子給領家去了,你三個嫂子她們輪換著帶,家裡不要你們管,管好鋪子上事情就行。”

老四兩口子去大嫂家看看兒子,又去三嫂家抱抱閨女。原本還擔心孩子哭鬧著要爹孃,結果兒子想著跟哥哥們去河裡抓魚,根本沒讓抱,就被大哥黃德光抱著一溜煙跑了。

閨女乖乖窩在三嫂懷裡吃雞蛋羹,十幾不見,丫頭斷奶掉的奶膘又給養回來了,臉粉嘟嘟,一笑露出兩顆白牙。杜氏隻抱了一會,就扭著身子要三伯母抱。

回去的路上,杜氏邊走邊流淚,黃老四也不知道怎麼安慰,隻搓著手:“你別哭,孩子,不是不認你。等大一點了,我們抱回來,養幾就又親了。”

杜氏抹了淚,白了黃老四一眼:“你個呆子,我是哭這個嗎?我是覺得我命好,嫁進你黃家,爹孃講理,兄嫂和睦。你看孩子們對我們不理不睬,覺得我委屈?你咋沒覺得是因為嫂子們對孩子好,孩子才親她們不親我們。”

著杜氏一把挽起黃老四的胳膊:“我們好好掙錢,以後一定要好好孝順爹孃,對哥哥嫂子們好。”

黃老四看看媳婦,隻憨憨地點頭。他想起那時候剛親的時候,媒人給了幾戶人家,媳婦雖然長的不錯,但家境外貌都不算是最好的,爹孃卻意見一致,選了杜氏。

娘,杜氏爹孃兄嫂都是明事理得人,左鄰右舍都沒話,這樣人家教育出的閨女指定不會差。

不得不爹孃眼光確實好,三個嫂子加上媳婦杜氏都選得好。

不能沒有缺點,但是大事事上都不糊塗,不像同族十一叔家,娶了三個媳婦,為點雞毛蒜皮的事,鬧得雞飛狗跳。

別大是大非上,就是做菜少拔顆蔥,孩子多吃塊雞蛋都能吵的一個村子都知道。

十一叔家幾個孫子輩,也沒啥大出息,和家裡幾個侄子差不多,窩裡橫,人嫌狗厭的很。

一個好媳婦旺三代,古人誠不欺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