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具一套,鍋碗瓢盆一套,各自帶好結婚時的被褥衣服,就算分家了。第一年分家還可以吃家裡種的菜,過年殺豬還能分十斤肉。

第二年就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得靠自己。

別,黃老漢到底走南闖北見過世麵,這樣一分家,兒子媳婦做事都挺有精氣神。不但兄弟幾個感情好,妯娌幾個也關係不錯,畢竟不在一個鍋裡吃飯。不像村子裡別的人家,常常是你做事做的少了,誰比誰吃的多了,一言不合就吵鬧起來。

黃老漢領著老兒子黃寶貴直接回了自己的老屋,大兒子,二兒子,也各自領著自己家的崽子回了屋。鄉下媳婦生娃,沒有公公、叔伯跑前跑後探望的道理。

四兒子黃來貴一看,他媳婦也沒回來呢,又沒崽子領,他結婚才二個多月,分家出去也沒幾,幹脆就跟著黃老漢回了老屋。

黃德磊是黃老三的大兒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今年六歲,面板被太陽曬得又黑又亮,光著腚,赤著腳拎一串魚跟在黃富貴後麵搖搖擺擺回來了。

鄉下孩子野,夏男孩子基本上到了七八歲都不穿衣服,上山下河,見光著個屁股,赤著腳在外麵瘋。

黃德磊兄弟幾個名字都是爺爺黃老漢去鎮上找人起的,當時黃德磊大伯家哥哥出生,黃老爺子第二就去了鎮上,先是大子大子的叫,滿一週歲老爺子給起名“黃德光。”

老爺子在鎮上給大孫子起名字時候,想想自己當時已經有四個兒子,以後孫子得排著隊來,如果每次都來找先生起名字,即費錢也麻煩。索性讓先生一次給起了,於是黃家兄弟出生後一週歲的名字就按“光明磊落,忠孝禮儀”按順序來了。

為什麼是八個字呢,因為先生就給了八個字,黃老漢花了一個名字的錢得了八個名字,已經是覺得老臉一紅,連連道謝回家了,以後再有孫子,那就等以後再來吧!

黃富貴先去換了淋濕的衣服,又把黃德磊拎過來擦洗幹淨,穿上衣服才過來看自己的第三個孩子。

“這孩子生的好,剛才爹偷偷告訴我,他找人算過,這孩子命裡帶福,旺家有福氣。”黃富貴搓著手看著剛出生的閨女憨笑。

黃德磊濕漉漉的大腦袋趴在床邊,伸頭看床上睡在娘親懷裡的妹妹。

“真醜,像個猴子。”黃德磊嘀咕。被耳尖的黃富貴摟頭一巴掌:“瞎什麼呢,你生下來還不如你妹妹呢。”

黃德磊也沒見過自己剛生下來長啥樣啊!大妹妹出生他還,也不記事。隻能悻悻地爬下床,拉著大妹妹黃桃去看二伯母殺魚。

做個孩子真無奈,連點話語權都沒有!

三後,雨過晴,黃寶貴坐在大哥黃榮貴肩頭上來看侄女了!

你別看黃寶貴年齡,比黃德磊還一歲,但架不住輩分大呀,全家從老大黃榮貴到繈褓中的嬰兒都知道這個叔誰也惹不起。

黃寶貴吭哧吭哧爬上三嫂的床,和黃德磊並排坐在床邊吃炒豆子。

黃寶貴的衣服都是黃奶奶做的,每一件衣服都有二個大兜,花生熟了裝花生,瓜子熟了裝瓜子,冬裝山芋,夏裝蓮蓬。碰到青黃不接,炒把黃豆,炸點魚幹,也夠這個老叔嚼半!

老叔邊吃炒豆子邊問:“三丫頭叫什麼名字?”

黃家兄弟姐妹都是從大到排序,並不是一家一家單獨排序的。

比如,大伯黃榮貴家的大兒子黃德光,就是大子,二兒子黃德落,就是四子,三兒子黃德孝就是六子,大閨女黃米就是大丫頭。

二伯黃華貴家的大兒子黃德明就是二子,二兒子黃德忠就是五子。

黃豆爹黃富貴兄弟中排行三,大兒子黃德磊在兄弟中也排三,大閨女黃桃就是二丫頭,三閨女黃豆自然就是三丫頭。

黃三嫂摸了摸三丫頭軟軟的頭發:“還沒起名字呢。”

老叔從兜裡抓著一把炒熟得黃豆哢嘣脆地吃著,聽見二丫頭還沒名字,舉起手裡的黃豆:“就叫黃豆,就叫黃豆。”

一旁的黃富貴聽著覺得自家弟弟確實聰明,就這麼拍板了。可憐還在睡夢中的二丫頭,就這麼有了“黃豆”這個名字,誰也沒想起來問問本人願意不願意。

黃豆會走就跟著老叔,娘要忙家務,黃桃雖然,卻像個大人一樣乖巧,跟著娘後麵搭把手。黃豆不願意掃院子,看雞,去菜園子拔草,就整跟著老叔。

跟著老叔好啊,有肉吃的。

老叔出去玩開始是不願意帶著黃豆的,一個路都走不好的女伢子,看見就煩。可耐不住黃豆嘴甜腦袋聰明,老叔老叔地哄著。

這邊老叔摸泥鰍時候隨手堆幾攤泥巴,那邊黃豆:“老叔你真聰明,這樣攔一道壩,魚就跑不掉了。”

聰明的老叔立刻就著地形攔起一道土壩,壩裡一窩無處可逃的魚!

那個下午站岸上給老叔看衣服的黃豆,被老叔獎賞了一個他已經不愛吃的煮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