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大骨是一道經典的中式大菜,以其濃郁的醬香和軟爛入味的骨頭肉而深受食客喜愛。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富含膠原蛋白,非常適合在寒冷的季節享用。以下是詳細的醬大骨製作方法。

所需食材:

豬大骨帶肉)約2公斤可以選擇豬腿骨或豬脊骨)

生薑片 56片

大蔥 2根切段)

八角 2顆

桂皮 1小段

香葉 34片

幹辣椒 23個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花椒 1小撮

料酒 3湯匙

生抽 5湯匙

老抽 2湯匙

豆瓣醬 3湯匙

黃豆醬 2湯匙

冰糖 30克

鹽 適量

雞精 1茶匙可選)

白胡椒粉 1茶匙

清水 適量

製作步驟:

1. 準備工作:

豬大骨請肉鋪老闆幫忙斬成大塊每塊約10厘米長),回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鍋中加入足量冷水,將豬大骨放入鍋中,加入2片生薑和2湯匙料酒,大火煮沸後繼續煮5分鐘,去除血水和腥味。

煮好後,將大骨撈出,用溫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備用。

2. 炒糖色:

鍋中加入少許油,放入冰糖,小火慢慢加熱,不斷攪拌,直至冰糖完全融化,顏色變為深琥珀色注意不要炒糊)。

迅速倒入適量開水小心濺油),攪拌均勻後糖色水備用。

3. 炒香料:

鍋中加入少許油,放入生薑片、大蔥段、八角、桂皮、香葉、幹辣椒和花椒,小火炒香。

加入豆瓣醬和黃豆醬,繼續翻炒均勻,炒出醬香味。

4. 燉煮:

將焯過水的大骨放入鍋中,翻炒均勻,使大骨均勻裹上醬料。

加入生抽、老抽、炒好的糖色水,再加入足夠的清水,水量要沒過骨頭。

大火煮沸後,加入鹽、雞精和白胡椒粉調味。

轉小火,蓋上鍋蓋,燉煮約1.5小時至2小時,直至大骨軟爛入味。

5. 收汁:

燉煮至大骨軟爛後,揭開鍋蓋,轉大火收汁,不斷翻動大骨,使其均勻上色,湯汁濃稠即可。

6. 裝盤:

將燉好的醬大骨盛入盤中,撒上蔥花或香菜點綴,即可上桌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