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醬牛肉(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李小酒館
在江南水鄉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館,名叫“老李小酒館”。酒館的門面不大,木質的牌匾上刻著幾個已經有些褪色的字,但酒館裡卻總是飄散著誘人的香氣,吸引了南來北往的食客。
酒館的老闆李叔,是個年過六旬的老人。他年輕時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後來回到家鄉開了這家小酒館。李叔為人豪爽,喜歡結交朋友,酒館裡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而酒館的招牌菜——醬牛肉,更是遠近聞名。
第一章:醬牛肉的秘密
李叔的醬牛肉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他有一套獨特的製作方法。這套方法是他年輕時從一個老廚師那裡學來的,經過多年的改良和實踐,才有瞭如今的味道。
李叔常說:“做醬牛肉,講究的是火候和調料的搭配。”他每天清晨都會親自去市場挑選新鮮的牛腱子肉。牛腱子肉是製作醬牛肉的最佳選擇,因為它肉質緊實,富有彈性,燉煮後口感極佳。
選好肉後,李叔會將牛腱子肉切成大塊,用清水浸泡幾個小時,去除血水。然後,他會用清水反覆沖洗,直到水變得清澈為止。
接下來,李叔會準備醃製牛肉的調料。他將生薑、大蔥、蒜瓣、花椒、八角、桂皮、香葉等香料按比例混合,加入適量的鹽、醬油、料酒和少許糖,攪拌均勻後,倒入一個大盆中。
李叔將洗淨的牛腱子肉放入調料盆中,用手輕輕揉搓,讓調料均勻地覆蓋在肉的表面。然後,他會用保鮮膜封住盆口,放入冰箱醃製一整夜。
“醃製是關鍵步驟,時間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李叔總是耐心地向學徒們解釋,“太短了不入味,太長了肉質會變老。”
第二章:燉煮的藝術
第二天清晨,李叔會早早地來到酒館,開始燉煮醬牛肉。他先將醃製好的牛肉取出,用清水沖洗一遍,去除多餘的調料。
然後,李叔會在一個大鐵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牛肉,再加入一些新的調料:生薑、大蔥、蒜瓣、花椒、八角、桂皮、香葉,以及適量的醬油、料酒和糖。
“燉煮的火候和時間是醬牛肉的靈魂。”李叔一邊說,一邊點燃爐火。他將火調至中火,慢慢加熱,讓牛肉在鍋中慢慢煮沸。
當鍋中的水開始沸騰時,李叔會將火調小,保持微沸的狀態。他會不時地用勺子撇去鍋中的浮沫,確保湯汁的清澈。
“燉煮的時間要掌握好,一般需要兩到三個小時。”李叔解釋道,“時間太短,牛肉不夠入味;時間太長,牛肉會變得過於軟爛,失去彈性。”
在燉煮的過程中,李叔會時不時地翻動牛肉,讓每一塊肉都能均勻地吸收湯汁的味道。他還會根據湯汁的濃稠程度,適量地加入一些清水,保持湯汁的流動性。
第三章:秘製醬料的點睛之筆
經過幾個小時的燉煮,牛肉已經變得酥爛,湯汁也濃縮成了濃郁的醬汁。李叔會將牛肉撈出,放在一個大盤子裡。
“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調製秘製醬料。”李叔神秘地說。
他將鍋中的湯汁過濾,去除香料和雜質,然後加入一些生抽、老抽、糖和少許醋,用小火慢慢加熱,攪拌均勻。
“秘製醬料的調製需要耐心和細心。”李叔一邊攪拌一邊說,“糖的量要適中,既要突出醬油的香味,又不能過甜。醋的作用是提鮮,不能多加。”
當醬料變得濃稠時,李叔會關火,將醬料均勻地淋在牛肉上。
“醬料要趁熱淋在牛肉上,這樣可以讓牛肉更好地吸收醬料的香味。”李叔解釋道。
第四章:酒館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