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7章 文明屬性(第1/2頁)
章節報錯
項塵對這方面倒是比較感興趣,躬身行禮道:“請道祖賜教,弟子對東方無量和西方無量之間的差異頗為好奇。”
鴻蒙道祖微微一笑:“這便是文明屬性的差異。”
“不管是低緯凡俗,還是高緯神話,文明屬性大概也就分為三大類。”
“資源生產類文明,掠奪性文明,生產擴張類文明!”
鴻蒙道祖緩緩踱步,目光深邃,彷彿穿透了時空,看到了無數文明的興衰與演變。
他繼續道:“文明的發展,歸根結底是由其生存環境和思想核心決定的。
我說了,無論是低緯凡俗世界,還是高緯神話世界,文明的屬性大致為三類,資源生產類文明、掠奪性文明,以及生產擴張類文明。
每一種文明都有其獨特的生存邏輯和發展路徑,而這些邏輯和路徑決定了它們的命運。”
“首先,資源生產類文明,顧名思義,是以資源的積累和生產為核心的文明。這類文明通常誕生於資源豐富、環境相對穩定的地域。
它們的核心思想是“積累與創造”,透過不斷最佳化生產工具、提升生產效率來積累財富和資源。這類文明的典型代表是東方無量的儒教、道派等教派所影響的文明體系。”
“儒教講究仁、義、禮、智、信,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注重道德修養和社會秩序的維護。
道教則追求道法自然,主張順應自然規律,追求長生久視。
這些思想核心使得資源生產類文明更加註重內部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而非外部的擴張與掠奪。”
“然而,資源生產類文明也有其侷限性。由於過度依賴資源的積累和生產,這類文明在面對外部威脅時,往往顯得保守和被動。
它們更傾向於透過談判、妥協來解決問題,而非透過武力征服。這種保守性在和平時期能夠維持社會的穩定,但在動盪時期,卻可能成為致命的弱點。”
“其次,掠奪性文明,這類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它們通常誕生於資源匱乏、環境惡劣的地域,生存的壓力迫使它們不斷向外擴張。
透過掠奪其他文明的資源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西方無量的黎明會、傭兵公會等組織,便是掠奪性文明的典型代表。”
“鴻蒙天武的傭兵公會因為在儒家國度活躍,所以屬性不同,偏向保守,而無量上蒼的傭兵公會,戰爭可是他們發財的主要渠道。”
“掠奪性文明的思想核心是“強者為王”,它們崇尚武力,認為只有透過不斷的征服和掠奪,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這類文明通常具有極強的侵略性和擴張性,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一方霸主。
然而,掠奪性文明的弱點也顯而易見——它們的繁榮建立在對他人的剝削和壓迫之上,一旦外部資源枯竭,或者遇到更強大的對手,它們的統治便會迅速崩潰。”
“掠奪性文明的另一個特點是文化的淺薄。由於過度依賴武力,這類文明往往忽視了文化的積累和傳承,導致其文明底蘊不足。
雖然它們在科技、軍事等方面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在思想、藝術、哲學等領域卻往往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