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聰與展櫻連夜奔向黑虎山,當到黑虎山南麓時,天色已是大亮。這時賀聰說道:“櫻姐姐,這裡距程威總鏢頭的墓地已是不遠。不如我們先去祭拜一下他老人家,然後再上山去尋找幾位鏢師。”

展櫻連忙點頭道:“聰弟說的是也,程老前輩的死已讓人心碎。此時更應該去祭拜一下他老人家,也讓悲痛的心靈得到安撫。”

於是,二人向那不遠處的林間奔去。當快要來到林邊時,驀然,只聽一聲悠長的嘆息聲,如同衝破霧影而出。

奇怪!是誰有這份雅興,到這人跡罕至的幽地來。這嘆息聲是傷春?悲秋?抑是遣懷?隨著那一聲長嘆之後,卻是一段冗長的沉寂。看不見半點人影,也聽不到一絲聲息。

二人已無心顧瑕,便急速來到墓前,並一起跪下,給程總鏢頭祭拜起來。賀聰回想起程總鏢頭對自已的信任和重託,心中感概萬千,可自已至今還未替鏢局做任何事情。所以感到有愧於程總鏢頭,對不起程威鏢局的一干人眾。想起這師仇情恨,齊集心頭,雙目之中,不由地流下兩行情淚。不過程總鏢頭託負自已繼任總鏢頭的事,卻隻字未對展櫻講,暫時也不想講、也不能講。

展櫻見狀,秀眉微蹙叫道:“聰兒弟弟不要哭了,要是你想起來傷心,就不要說!女孩兒家流眼淚,還可以美其名為‘梨花一技春帶雨’。而男孩子則要的是英姿颯爽,豪邁無倫。要是哭哭啼啼的,那有多難看呢?”

她說著為表一番尊敬心意,特去採集一束鮮花放於冢上增添墓地生氣。然後跪在墓前,一直在述說著總鏢頭的功標青史。

二人祭拜後,又給墓地作了一番修整。這時賀聰覺得心裡空虛,不知道要幹什麼,也不知道該幹什麼,他只想要酒,酒是他永遠的朋友。於是取出早先買的那壺酒,坐在墳邊‘骨碌骨碌’的喝了起來。

舉杯澆愁愁更愁!賀聰的嘴除了喝酒外,還在喃喃自語。他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沒有人知道他在說什麼,醉酒的滋味也許最好受。

這時,卻見一個身著白色長衫的蒙面書生負手從林裡走了過來。

那蒙面書生一臉憂色,愁聚兩眉端。他茫然地仰望了一刻之後,緩緩收回了凝望在空際的目光,喃喃自語道:“總鏢頭呀,總鏢頭,你怎麼會突然消失呢?我就是踏遍這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也要找到你。”聲音不大,卻清淅可聞。

那蒙面書生嘆息聲罷,正待轉身離去之時,卻突見賀聰和展櫻二人在這處的墳前。他不由好奇心大起,疾走一陣已到墳前。看到原來是座新堆不久的簡陋土墳,他便留心起來。見賀聰坐在墳邊喝酒便有些發了奇,於是問道:“這位小弟!怎麼坐在墳邊喝酒?”

一個溫柔的聲音傳入賀聰的耳朵,但是賀聰似乎什麼也沒聽見,什麼也沒看見,依舊舉著酒壺骨碌的喝著酒。

那蒙面書生見賀聰沒有理採,到也未在意。當見到墳頭上放著二把半截光亮的斷刀,心中也大惑不解、

縱是他天悟神聰,也猜不透這是怎麼一回事。他奇詫地俯身下去,想看清那二把斷刀,但刀上沒有文字和標記。所以也看不出什麼來,於是探手便待將那斷刀拿將起來。

只見展櫻翩然走近前來,邊走邊不悅道:“那刀拿不得!”

那蒙面書生驀然見二人怒視著自已,便覺失禮,忙地縮手。然後轉身輕聲問道:“二位仁兄是誰!怎麼會在這裡?”

那蒙面書生看著他二人,臉上只露出兩隻精芒四射的眼珠,盯住二人仔細打量。並詫然問道:“這斷刀毫無異處,為什麼拿它不得?”

他以為自己這樣一問,對方定會解釋拿不得的理由。哪知那裝扮公子的展櫻毫不理採他,而那裝扮隨從的賀聰好似突然痴呆一般,兩隻明睜大眼閃射出懾人光芒,並默默不答。

那蒙面書生忍不住又問道:“這墳裡的是你們什麼人!”

展櫻聽到他的問話,面帶疑惑的問道:“你是什麼人!怎麼打聽這墳裡的人來?”

“我看這是座新墳,所以想知道這裡面的人究竟是何人。”說著,蒙面書生的眼眶閃現出晶瑩的清淚,嘴角抽搐著道:“老鏢頭!你在哪裡?”說完,他又圍著這墳轉了一圏。

這時賀聰和展櫻二人對他的舉動好奇,也圍著墳堆轉了一圈。見墳堆沒有異樣,才放下心來。展櫻又看了那蒙面書生一眼,便大聲說道:“你個蒙面人鬼鬼祟祟地在這裡想幹什麼?到底是何用意?”

蒙面書生也是天生傲骨,而且也正是忍受‘失意’和‘仇恨’情緒交相煎迫之人,一見公子這種神情,不覺有氣。但聽二人說‘蒙面’時,仿如夢初醒。又仔細看了看二人,茫然說道:“你、你二人為何到此?”

賀聰隨口道:“我們只是路過此處,隨便看看!”

蒙面書生淒厲地問道:“你們可知這墳內埋得究竟是何人?”

賀聰搖了搖頭,並未回答。蒙面書生失望地緩緩閉目垂頭,一言不發。山風吹來,吹拂起他那寬大衣襟,顯得那麼孤獨,沮喪和憂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展櫻看這蒙面書生的情景,知他定是遭受了什麼變故或刺激,才變得如此喜怒無常。想起程威總鏢頭的不幸,情不禁地喟然一嘆,隨口吟道:“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睛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她才吟完,那蒙面書生竟驟然全身顫抖,厲喝一聲:“住口!”

賀聰本也對蒙面書生起了同情之心,但聽展櫻抒發愁思,他卻要無理干涉,不禁也不悅道:“我家公子吟兩句,略遣愁懷,你卻要阻止,請問這位仁兄,這算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