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他的經驗,這藏經閣裡的每一本經書,從熟讀到鑽研,哪一本不得花心思研讀和反覆琢磨。

但沈翊卻是看得極快,每一本都是通讀一遍,迅速翻頁過去。

如此一天下來。

沈翊能讀個七八本。

掃地僧只是不住搖頭嘆息,他根本不是在鑽研,而是在囫圇吞棗。

老僧忽然懷疑。

難不成這小和尚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但旋即又搖頭否定。

就算能夠過目不忘,若不能沉下心來體悟,也只是記得一段段晦澀經義。

悟不到佛法神通。

他嚼了一口手上的炊餅。

不過小和尚算是懂事有禮貌,等他一頭撞了南牆,我再提點他幾句。

掃地僧如是想著。

足月過去。

藏經閣的經書,沈翊翻看了三分之一,潛修空間中,卻是恍然已經過了五年。

靈臺中的菩提樹已然參天而起。

枝繁葉茂,佛韻悠揚。

掃地僧目瞪口呆。

他本想等到沈翊心性急躁,抓耳撓腮,不得其法之時,出言點撥,恰合醍醐灌頂,當頭棒喝之義。

然而,他發現沈翊不僅不急。

反而像是樂在其中。

每日相見之際。

掃地僧都有留意沈翊的箇中變化,他的眼眸中溫潤如水,佛韻漸盛而不止。

這是入了門道!

勘破了頓悟之際!

好小子,好天資,好機緣!

掃地僧內心讚歎。

天心寺修佛,本就講究一朝頓悟,立地成佛的理念,眾僧誠意修持,所為不過是勘破頓悟之機。

沒想到沈翊竟能在這種速讀佛經之中開悟,讓佛意迅速萌生成長,簡直聞所未聞。

又是一個月過去。

藏經閣的經書,沈翊已經觀覽三分之二,潛修空間,又是一個五年過去。

靈臺中的菩提樹,今已亭亭如蓋。

樹下綠草如茵,生機勃然。

掃地僧似乎已經將震驚習慣性地掛在臉上。